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Ba(OH)2、②Na2SO4、③HNO3、④FeCl3,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
A.④③②① | B.④①②③ | C.①③④② | D.①④②③ |
在已调节至平衡的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放入 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然后在左盘的烧杯中放入 镁粉,在右盘的烧杯中放入 铝粉,反应后观察天平指针的变化.若只将天平左盘烧杯里的稀硫酸换成 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盐酸,其他实验操作不变,反应后也观察天平指针的变化.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酸的挥发忽略不计()
A. | 两次天平指针最终都在刻度盘中间 |
B. | 两次天平指针最终都偏向放铝粉的烧杯一边 |
C. | 两次天平指针最终都偏向放镁粉的烧杯一边 |
D. | 天平指针第一次最终偏向放镁粉的烧杯一边,第二次偏向放铝粉的烧杯一边 |
如图中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直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甲物质只能是氧化物 |
B. | 甲、乙、丙、丁的物质类别可能依次为氧化物、碱、单质、盐 |
C. | 含铜元素的物质都能与稀盐酸通过一步反应直接生成氯化铜 |
D. | 乙、丁之间可以有双向转化关系,且乙、丁分别和稀盐酸反应能够生成同一种物质 |
水煤气是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而生成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及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验证水煤气的成分,装置与药品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与推理错误的是()
A. | 验证水煤气中各成分的顺序依次是水蒸气、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 |
B. | 实验中两次用到甲装置,其目的是不同的,第一次是验证水煤气中含有水蒸气,第二次是通过验证生成物有水来证明水煤气中含有氢气 |
C. | 丙装置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碳除净,避免对后续实验的干扰 |
D. | 若撤去丁装置不会对后续实验产生干扰 |
下列图象一定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
![]() |
![]() |
![]() |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铁溶液 |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水稀释 |
D.向两个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氢氧化镁和氧化镁固体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 |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属于中和反应 |
B. | 合金是在某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所有合金一定属于混合物 |
C. | 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
D. | 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