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发利用可燃冰是缓解能源紧缺的唯一途径 |
B.将废电池深埋,可以避免其中的重金属污染 |
C.“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严禁用作食用油 |
D.食品保鲜膜、食品袋的主要成分都是聚氯乙烯 |
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 =+131.3kJ/mol表示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
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
B.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均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
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
某充电电池的原理如图所示,溶液中c(H+)=2.0mol•L﹣1,阴离子为SO42﹣,a、b均为惰性电极,充电时右槽溶液颜色由绿色变为紫色.下列对此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A.放电过程中,左槽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蓝色 |
B.充电时,b极接直流电源正极,a极接直流电源负极 |
C.充电过程中,a极的反应式为:VO2++2H++e﹣=VO2++H2O |
D.放电时,当转移1.0 mol电子时共有1.0 mol H+从左槽迁移进右槽 |
已知:H2(g)+ O2(g) ═ H2O(g) △H1=﹣241.8kJ•mol﹣1,C(s)+
O2(g) ═ CO(g) △H2=﹣110.5kJ•mol﹣1.由此可知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2O(g) ═ CO(g)+H2(g) △H3,则△H3为
A.+131.3 kJ•mol﹣1 |
B.﹣131.3 kJ•mol﹣1 |
C.+352.3 kJ•mol﹣1 |
D.﹣352.3 kJ•mol﹣1 |
已知单质铁溶于一定浓度的HNO3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Fe+bNO3﹣+cH+═ dFe2++fFe3++gNO↑+hN2O↑+kH2O,
化学计量数a~k均为正整数.则它们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A.c="4g+10h" | B.a+c=d+f |
C.2d+3f="3g+8h" | D.c﹣b=2d+3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