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的是
A.气候因素 | B.婚姻家庭 | C.政治因素 | D.经济因素 |
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A.甲、乙 | B.甲、丙 | C.乙、丙 | D.乙、丁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甲图是某种农业活动形式的示意图。该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乙图中的()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乙图中b区域是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之一,其兴起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 |
B.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人类居住 |
C.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联系 |
D.阳光灿烂,有利于农业生产 |
该国西南部成为全国水果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处亚热带,热量较充足 ②濒临海洋,全年降水丰富
③光照充足,尤其是夏季,高温干燥,多晴天 ④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对城市产业活动有较强的集聚性。读我国某城市高铁站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在高铁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A.工业 | B.园艺 |
C.物流 | D.商务 |
高铁站对城市化可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郊区城市化 | B.城市空心化 |
C.逆城市化 | D.过度城市化 |
读某国2010-2014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与净增人口状况表,回答下列各题。
年份 |
人口出生率(‰) |
人口死亡率(‰) |
增长率(‰) |
净增人口数(万人) |
2010 |
10.5 |
15.4 |
-4.6 |
-43 |
2011 |
10.9 |
14.8 |
-3.0 |
-35[ |
2012 |
12.4 |
14.0 |
-0.3 |
-5 |
2013 |
13.1 |
13.5 |
1.5 |
10 |
2014 |
14.0 |
13.4 |
1.2 |
8 |
在上表所示期间该国人口数最少的年份是()
A.2010年 | B.2011年 |
C.2012年 | D.2014年 |
关于该国2010-2014年人口变化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总量呈增长趋势 |
B.2010-2012年之间,人口变化以自然增长为主 |
C.2012年后人口由迁出转为迁入为主 |
D.该国人口死亡率非常高 |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控制该区域的主要大气环流是()
A.赤道低气压 | B.副热带高气压 |
C.东北信风 | D.季风 |
下列有关该区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沿海大陆架比东北沿海大陆架宽广 |
B.西南侧年降水量大于东北侧 |
C.河流短促,水量大 |
D.以热带草原景观为主 |
M区域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A.古文明的消失 | B.气候干燥 |
C.地质灾害频繁 | D.热带丛林和沼泽广布,环境恶劣 |
下图表示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X、Y自然带向北延伸的原因可能是()
A.寒流影响 | B.暖流影响 |
C.西风控制 | D.季风活动 |
沿X—Y—Z景观变化及其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雨林—稀树草原—荒漠 |
B.落叶阔叶林一森林草原一荒漠 |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D.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舰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