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山东省将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融入环渤海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山东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均提出要加强该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并制定出台了《黄河三角洲高教生态经济匡发展规划》。
依据材料回答,该规划的确立过程体现了哪一些政治生活道理?( 12分)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中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太空中深情相吻,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1)通过人类不断的实践活动,人们深刻认识到太空资源对地球的重要意义。为了更好的利用太空资源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我国的航天事业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搞神舟飞船,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基础。现在进入第二个阶段,就是掌握交会对接和出舱活动为代表的更深层次的技术。应该说“神舟七号”和“神舟八号”的成功,标志着我们已经突破第二阶段,获取了丰富的科学资料,深化了对航天工程的认识,为第三阶段的空间站建立奠定了基础。
请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航天事业的“三步走”战略。
(2)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继承现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既积极学习、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又大胆探索和创新,攻克了一项又一项系统关键技术难题,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不仅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还锻炼和培养出了一大批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航天事业实现新的突破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我国航天工作者的探索与创新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怎样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庄子·齐物论》提出“齐是非”和“是非莫辩”的思想。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第三者来,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
辨析:真理是因人而异的,所以真理是无法辨明的。
材料二发展观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处于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发展的理解并不相同,按时间顺序大体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起初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第二阶段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第三阶段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第四阶段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后代人的发展”,第五阶段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后代人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同的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发展观的演变。
福建在全国率先提出生态省建设构想,并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是全国唯一水、大气、生态环境均为优的省份;同时,包括已让百万亩荒山重新披绿的长汀在内,尚有22个县(市)1.2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属于水土流失区,这是福建人的心头之痛。“进则全胜,不进则退”,根据习近平副主席关于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重要批示,2012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及时、全面部署加强全省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将生态保护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从闽东沿海到闽西山区,从闽浙边界到闽粤边界,“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开发与保护并重,全面推进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生态省建设,昭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在更高起点上再出发。
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我省积极建设生态强省的必要性。
某校高二哲学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就“哲学学习状况”在全校展开调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了解到,有些同学认为,高中阶段,最重要的课程是语数外,哲学学不学无所谓,哲学与自己、与生活没有多大关系,甚至有少数人认为哲学只是空谈。另外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知哲则智”,不论是什么哲学,只要学习就行了。
(1)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析“高中阶段,最重要的课程是语数外,哲学学不学无所谓,哲学与自己、与生活没有多大关系”这一观点。
(2)请你针对兴趣小组调查出的问题,为他们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设计一个行动方案。
2011年12月,某中学举办了一次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活动。1563名学生参与了调查,调查的内容和结果如下:
(一)某同学家庭收入状况和个人消费情况表
10月份该同学家庭收入 |
10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 |
|||||
父亲工资 |
母亲工资 |
生日请同学吃饭 |
同学互赠礼品 |
买个性化服饰 |
买MP4 |
其他 |
1800元 |
800元 |
200元 |
100元 |
300元 |
500元 |
300元 |
(二)目前学校52.36%的学生拥有手机,占学生人数的一半以上。有同学赞成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认为中学生是年轻的消费群体,大量使用手机,能够拉动手机产业的发展……
有同学反对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认为中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允许手机进入校园,容易滋生攀比之风,加重家长负担。
(1)结合所学经济知识指出该同学可能存在的消费心理。
(2)针对该同学的消费状况,你准备向该同学提出哪些消费倡议?
(3)假如你是赞成者,请你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论证本方的上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