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等仪器均已略去)。在Ⅰ中加入试剂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Ⅱ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Ⅱ中液面上升,溶液由无色变为浑浊。符合以 上实验现象的Ⅰ和Ⅱ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
A |
B |
C |
D |
Ⅰ |
CaCO2、稀HCl |
NaCO3、稀H2SO4 |
Cu、稀H2SO4 |
Zn、稀H2SO4 |
Ⅱ |
CaCl2 |
NaCl |
Ba(OH)2 |
BaCl2 |
以下古代生产工艺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B.
冶炼生铁
C.烧制陶器D.
棉纱织布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
B |
C |
D |
|
实 验 装 置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探究燃烧的条件 |
解 释 |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烧杯中的水: ①加热铜片 ②隔绝空气 |
A.AB.BC.CD.D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目的设计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目的 |
鉴别硬水 |
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钠 |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水蒸气 |
除去氯化铜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
方案 |
加肥皂水 |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
通过固体氢氧化钠 |
加过量的氧化铜粉末,过滤 |
A.AB.BC.CD.D
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 Y ZB.X Z YC.Y Z XD.Z Y X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