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20日,中星20号成功定点于103°E赤道上空,天津某课外活动小组拟观测该卫星。回答问题一天中,观看到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时间(北京时间)是
A.1时前后 | B.7时前后 | C.11时前后 | D.13时前后 |
每天同一时间,观测到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一天在
A.3月份 | B. 6月份 | C.9月份 | D.12月份 |
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条件 | B.土壤条件 |
C.降水条件 | D.光照条件 |
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A.天然林 | B.水源林 | C.湿地 | D.草地 |
该图是我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路线上温室气体的分析结果,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CH4浓度在40°N以北随纬度增高而增加 |
B.CO2浓度随纬度升高而表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 |
C.人类活动是造成沿线CO2和CH4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
D.洋流是造成沿线CO2和CH4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
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问题。
项目 |
年份 |
2000年 |
2010年 |
全省总人口(人) |
74382890 |
78659903 |
|
人口比 例(%) |
苏南 |
33.71 |
41.38 |
苏中 |
23.12 |
20.80 |
|
苏北 |
43.17 |
37.82 |
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 |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
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读“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长统计示意图”。回答问题。2007年,该市流动人口大约是有户籍人口的()
A.2倍 | B.4倍 | C.6倍 | D.8倍 |
该市近三十年人口迅猛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气候暖湿,环境优美 |
B.海洋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
C.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 |
D.优越政策促进了工业迅速发展 |
读图,完成问题。图中箭头()
A.①表示秸秆、沼渣和沼液供给养殖业 |
B.②表示粮食、蔬菜和棉花等供给农户 |
C.③表示果品、肉和蛋等供给食品加工 |
D.④表示饲料、花卉和油料等供给市场 |
该图所示的农业属于()
A.原始农业 | B.自给农业 | C.粗放农业 | D.混合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