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问题
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A.东经70º | B.东经90º | C.西经70º | D.西经:110º |
此日在 ( )
A.3月21日前后 | B.6月22日前后 |
C.9月23日前后 | D.12月22日前后 |
读喜马拉雅山的南、北坡的植被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该图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差异 |
B.整体性特点 |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图中高山草甸草原的分布北坡低于南坡,而积雪冰川的下线却高于南坡,影响的主导因素分别为
A.降水、气温 | B.地形、降水量 |
C.气温、热量 | D.热量、降水 |
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回答以下问题。形成该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 B.流水堆积 |
C.冰川堆积 | D.风力侵蚀 |
该地貌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特点 | B.整体性特点 |
C.差异性特点 | D.某一要素的变化过程 |
读某地质构造的垂直剖面图,图中箭头指向东方,据此回答以下问题。图中的地质构造是
A.褶皱山 | B.背斜成山 |
C.褶皱 | D.断层 |
若该地质构造所在区域地表较为平坦,北部地势较高,降水集中在6、7月份,且距离城市较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可以建成水库,以便干旱季节使用 |
B.随着时间的变化,该地可能出现一条东西向的河流 |
C.随着时间的变化,该地可能出现一条南北向的河流 |
D.该地可修建飞机场,方便城市居民出行 |
读某地理景观图,回答以下问题。图中景观的成因是
A.河流堆积作用 | B.风力侵蚀作用 |
C.风化作用 | D.风力堆积作用 |
若该图是面朝西方拍摄的,则该地的主导风向是
A.偏北风 | B.偏南风 |
C.偏西风 | D.偏东风 |
读“崇明岛位置”图,回答以下问题。崇明岛的成因是
A.河流冲积作用 | B.海浪堆积作用 |
C.河流冲刷 | D.地壳抬升形成 |
未来崇明岛的变化,最有可能
A.逐渐变小 | B.向河流北岸延伸、扩展 |
C.不会有太大变化 | D.向河流南岸延伸,直至与南岸相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