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图中地质构造______________,其中A为________斜,B为________斜。
(2)甲、乙两处山地的成因是
(3)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的河流含沙量___________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
(4)图示地区欲建一东西向的隧道,A,B两处中,应选建在____________处,理由是
(5)图中A、B两处,有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
目前勘探油气主要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_______处,原因是
(6)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主要原因是( )
A.黄土土质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
C.地面起伏明显 D.流水侵蚀严重
读某日日照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
(1)在北极上空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画出3条具有代表性的太阳光线。
(3)图中0P代表的是________线(晨线或昏线)。
(4)此图所代表的节气是日期是_______月_______日前后,
(5)A地昼夜状况是___________;B、C两地昼长是_______小时;E地昼长___________小时。出现极昼的地区是___________
读所给“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图,完成题目要求。
(1)乙节气时太阳直射在______纬线上, 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
(2)丁节气时的名称是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
(3)代表北半球夏半年的是
A.甲→乙→丙 B.丙→丁→甲 C.乙→丙→丁 D.丁→甲→乙
(4)表示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的是:
A.甲→乙→丙 B.丙→丁→甲 C.乙→丙→丁 D.丁→甲→乙
(5) 当地球位于乙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B.哈尔滨的昼长大于广州的昼长
B.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有极夜
D.印度半岛上盛行东北季风
(6) 当地球运行在丙-丁时间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
B.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C.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D.我国北方地区进入春旱期
(7)在图中标出近日点及地球公转方向。
阅读所给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1949年到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
地区 |
旱灾频次 |
水灾频次 |
三江平原及长白山地 |
32 |
219 |
松辽平原 |
169 |
357 |
环渤海平原 |
415 |
799 |
黄淮平原 |
846 |
1407 |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 |
949 |
2151 |
(1) 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
(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目前,频发的沙尘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读中国沙尘天气日分布图,完成各题。
(1)根据灾害的类型划分,沙尘暴属于灾害,与沙尘暴相关的自然灾害是。
(2)根据图中所示,大致归纳出我国沙尘天气的分布规律及原因。
(3)根据你的生活体验,简要描述一下沙尘暴?如果当地出现了沙尘暴,你该提醒家人要注意什么?
读甲、乙、丙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丙图中能正确反映A、B两地降水特征的点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
A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两地中,地质灾害严重的是_________,试分析其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