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图中洋流的名称是( )
A.加那利寒流 | B.西澳大利亚寒流 |
C.本格拉寒流 | D.秘鲁寒流 |
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
A.12月至次年2月 | B.3~5月 |
C.6~8月 | D.9~11月 |
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 B.硬叶林→草原→荒漠 |
C.落叶林→草原→荒漠 | D.雨林→草原→荒漠 |
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22~24题。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A.山间低地 | B.山谷地带 | C.盆地中部 | D.山前冲积扇 |
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A.网状分布 | B.“之”字型分布 | C.线状分布 | D.环状分布 |
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 B.气候 | C.水源 | D.土壤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
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
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
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
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判断19~20题。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 )
A.北半球。高气压 | B.北半球,低气压 |
C.南半球,高气压 | D.南半球,低气压 |
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的天气为( )
A.伏旱天气 | B.梅雨天气 |
C.出现台风 | D.寒冷天气 |
图中A、B、C、D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读锋面示意图,回答16--17题:所示两图中表示暖锋的图是()
A.①图 |
B.②图 |
C.①图.②图都是暖锋 |
D.①图.②图都不是暖锋 |
两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后,出现的共同天气现象是()
A.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
B.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
C.都出现连续性降水 |
D.天气转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