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所给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1: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2:中国经营报2009年10月17日,在经过两年的激烈讨论之后,在今年12月的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将达成一个新的协定,目的是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原因、后果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4分)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3分)
(3)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什么风,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4)全球变暖对上述两国会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应采取什么措施?(4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西部大开发要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和资源优势,着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请你按这一要求,就下列地区的发展,谈谈你的设想。
这里是一片河谷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不受台风影响,亦无寒潮影响,常年花开果熟,茂密的森林中有野象出没,孔雀鸣啼,金丝猴追逐;居民住宅──高脚竹楼掩映在绿树花丛中。

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地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数据加以说明。
(2)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为什么?
(3)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出 C 山脉的名称。
(4)写出适宜 A、B、C 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

珠江三角洲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低洼易涝的地方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在塘中养鱼,基上种甘蔗、栽桑树或种果树,利用蚕粪、蔗叶等养鱼,塘泥肥田,构成珠江三角洲特有的蔗基鱼塘、桑基鱼塘、果基鱼塘和花基鱼塘。根据上面的材料,归纳珠江三角洲发展基塘生产有利的地理条件。

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套活动厦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

1.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肘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和%。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
2.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始终居高的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
3.从图3可以获得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变化的哪些地理信息?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
4.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大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京津冀地区
东北三省
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003年经济总量(万亿元)
23798
11335
13094
12957
61184
(52.2%)
增速均值
14.8%
15.5%
12.2%
10.7%
9.1%
2002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6:52.1:41.9
4.9:49.8:45.3
10.0:45.7:44.3
12.8:49.7:37.5

2003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5.1:54.6:40.3
4.1:52.4:43.5
9.5:47.2:43.3
12.5:50.4:37.1
14.6:52.3:33.1

材料二 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呈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8%。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成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我国能源利用率低,每创造1美元的GDP,消耗掉的能源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重工业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
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②
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②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哪些工业的比重将最可能得到提升()

A.劳动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资源密集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