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_______cm;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有如下步骤: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并用导线将打点计时器接在低压交流电源上; |
B.将连有重物的纸带穿过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让重物尽量远离打点计时器; |
C.松开纸带、接通电源; |
D.更换纸带,重复几次,选用点迹清晰且第1、2两点间距约为2mm的纸带; |
E.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
F.利用mgh=mv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上述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多余的是________.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
(1)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电磁打点计时器、铁架台(带铁架)、带铁夹的重物、复写纸、纸带、秒表、导线、开关、天平,
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
缺少的器材是。
(2)已知所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0m/s2,重物质量为0.5kg,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各计时点对应刻度尺的读数如图所示.图中O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此时重物的速度为零),A、B、C、D分别是连续打出的计时点.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 =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 =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可得出的结论是。
(4)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则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象应是下图中的()
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
(1)在用图示装置做“探究功与速度关系”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B.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C.实验过程中木板须水平放置
D.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
(2)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均正确。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和速度的关系图线,即图,如图甲,并由此图线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乙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与速度平方的关系图线,即
图,如图乙,并由此也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关于甲、乙两位同学的分析,你的评价是。
A.甲的分析不正确,乙的分析正确
B.甲的分析正确,乙的分析不正确
C.甲和乙的分析都正确
D.甲和乙的分析都不正确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用分度值为0.005的移液管,量取0.100
油酸,倒入标称250
的容量瓶中,再加入酒精使油酸溶解,最后得到250
的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这种溶液,向分度值为0.1
的小量筒中滴入100滴溶液,溶液的液面达到量筒中1
的刻度。再用滴管取配好的油酸溶液,向撒有痱子粉的盛水的浅盘中滴下5滴溶液,在液面上形成油酸薄膜,待油膜稳定后,放在带有正方形坐标格的玻璃板下观察油膜,如图所示。坐标格的正方形的大小为
。由图可以估算出油膜的面积是▲
(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由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得,只要测出多组单摆的摆长L和振动周期T,作出
图象,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理论上
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
(1)由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取
);
(2)造成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