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
|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
密闭容器中有甲~丁四种物质,右图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说法错误的是
| A.丙是化合物 |
|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 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是21:4 |
| D.反应前甲和乙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丙的质量 |
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氢气还原氧化铜 |
| B.t℃时,CO2和O2的溶解度与压强的关系 |
| C.氧气是否充足对碳燃烧放出热量的影响 |
| D.向烧杯a(有MnO2)、b(无MnO2)中分别加入50g5%的双氧水 |
能证明可燃物燃烧的两个必要条件的环保方案是(吸入P2O5对人体健康有害)
某同学用足量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快速收集一瓶氧气后发现产生气体速率明显下降(实验情况如右图),接下来他应该
| A.将酒精灯位置升高 | B.将酒精灯向右微移 |
| C.再向试管中加入氯酸钾 | D.再向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 |

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制取氧气:2Na2O2+2CO2=2Na2CO3+O2,正确的说法是
| A.1mol Na2O2的质量为78g |
| B.1mol Na2O2含有1mol氧分子 |
| C.0.5mol Na2O2含有6.02×1023个原子 |
|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存在形态未发生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