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和顺利完成,一些操作的先后不能颠倒,如
(1)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先要 。
(2)做CO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必须先 后加热。
(3)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要先 再集中加热。
用化学符号按要求填空:
(1)2 个臭氧分子 ,
(2)硫酸根离子 ,
(3)小苏打的化学式 ,
(4)写出锰酸钾的化学式并标出锰元素的化合价 。
在化学复习课上小明与同学们一起讨论交流,构建了无机物性质及转化关系图(如图所示)。图中“盐1”“盐2”表示两种不同的盐,X、Y、Z是除酸、碱、盐之外的物质类别,物质类别间有“﹣”相连表示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请依据所学初中化学知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Z的物质类别是 。
(2)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化学式:X 、Y 。
(3)若“盐1”为AgNO3,则图中符合要求的“Z”与“盐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写一个)。
(4)若“盐2”为Na2CO3,则图中“碱”应具有的性质有 溶 ,Na2CO3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写一个)。
化学知识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思想。请根据要求回答列问题:
(1)“宏观、微观、符号”是化学学科特有的表征方式。如图是装有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前后主要离子种类及数目关系变化的示意图:
说明:图中“”表示不同的离子
①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图中“”代表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2)用所学知识解释或说明下列问题:
①CO与CO2性质不同的本质原因是 ;
②学习和研究几千万种化学物质最有效的方法是 。
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
溶解度 /g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37.8 |
38.4 |
KCl |
27.6 |
31.0 |
34.0 |
34.7 |
40.0 |
42.6 |
45.5 |
48.3 |
51.1 |
|
NH4Cl |
29.4 |
33.3 |
37.2 |
41.4 |
45.8 |
50.4 |
55.2 |
60.2 |
65.6 |
|
KNO3 |
14.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169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上述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
(2)将温度为80℃、质量相同的上述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析出 晶题体最多的是 。
(3)在某温度范围内NaCl和KCl的溶解度可能相等,该温度范围是 (填字母序号)。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4)20℃时将20 gNaCl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至 0.1%)。
如图所示为NSR汽车尾气处理流程示意图。利用该技术,先后经“储存、再还原”后可将发动机产生的NOx(氮氧化物)、CO等进行无害化处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储存”阶段,吸收NOx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还原”阶段,Ba(NO3)2与尾气中的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NSR汽车尾气处理的化学原理可表示为NOx+O2+CON2+CO2,该反应的催化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