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 B.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 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 B.用含氧化钙的干燥剂制石灰水 |
C.用碘水检验火腿肠是否含淀粉 | 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B.t2OC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C.将甲溶液从t2OC时降到t1OC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
D.将t2OC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
一包不纯的Na2CO3固体,杂质可能是CaCl2、NaCl、NaH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澄清溶液;另取样品10.6g,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4g,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加水得澄清溶液,样品中一定没有CaCl2 |
B.样品中一定含有NaCl,可能含有NaHCO3 |
C.样品中一定含有NaHCO3,可能含有NaCl |
D.所加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小于7.3% |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B.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 |
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其它物质也不能继续溶解在该饱和溶液中 |
D.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