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 )
A.b点的位置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移动 |
B.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
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乏Mg时,b点右移 |
D.c点后的叶片细胞都能进行光反应,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 |
分子式为C33H62O6和C3032H4816O872N780S8Fe4的这两种物质最可能是 ( )
A.糖类和蛋白质 | B.蛋白质和核酸 | C.脂质和蛋白质 | D.糖类和核酸 |
下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种细胞的细胞壁可被纤维素酶分解产生葡萄糖 |
B.乙是低等植物,其细胞中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 |
C.丙是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
D.丁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溶酶体、内质网 |
如图,把绿叶色素溶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在镜的另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不变暗的主要区域是( )
A.A区域 | B.B区域 |
C.C区域 | D.A区域和C区域 |
下图表示某地一昼夜某植物吸收或释放CO2量的变化曲线,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bc段CO2吸收量下降是因为光反应阶段受抑制,影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
B.该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净积累量在e点时最多 |
C.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可能不是光合作用最适光照强度 |
D.a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可能与e点时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