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实验技能。请回答:
(1)E操作名称叫 ;
(2)小欣用上图BC装置制取氧气。
检查装置气密性:①先将B装置中导管浸入水中,然后双手紧握容器外壁
②先双手紧握容器外壁,然后将B装置中导管浸入水中
正确的是选择 (填序号)。
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式为 ;
如何判断C中氧气已收集满?(写出操作及现象) 。
(3)小美用上图AD装置制取氧气。
实验数据的变化与以下四幅图像中的三幅相符,其化学反应式为____________,与此实验过程不相符的图像是 ____ _ (填序号)。
收集氧气的操作过程是:等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后,一只手扶稳集气瓶,另一只手首先小心地将导管从瓶口移开,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把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
(10揭阳)21.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中A、B、C、D四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它们分别是硫酸钠、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四种物质的一种。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紫色石蕊溶液、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溶液、玻璃棒、试管、胶头滴管。请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鉴别出四种物质,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取四支试管,各取少量的A、B、C、D溶液,分别先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
B溶液变红色,D溶液变成蓝色。A、C溶液都呈色。 |
B是 D是 |
② |
另取二支试管,各取少量的A、C溶液,分别先滴入硝酸钡溶液后再滴入稀硝酸溶液。 |
A是硫酸钠溶液 C是 |
【发现问题】做完实验②后,该小组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进行检验SO42-时,亚硫酸根离子(SO32-)的存在干扰了SO42-的检验。如往亚硫酸钠(Na2SO3 )溶液滴加硝酸钡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稀硝酸酸依然有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SO42-)与亚硫酸根离子(SO32-)中的一种或两种,该如何检验?
【查阅资料】亚硫酸钡(Ba2SO3)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在水中是白色沉淀。中性或碱性条件下NO3-不能和SO32-反应,但在酸性条件下,NO3-能和H+反应相遇时(HNO3)具有强氧化性,易把SO32-氧化生成SO42-。往亚硫酸钡中加入盐酸能发生类似于碳酸钡与盐酸的反应,生成有刺激性的气体。
【猜想】该无色溶液中含有(1)SO42-(2)SO32-(3) 。
【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填写完整。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③ |
取该溶液少量试管E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酸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不能确定猜想 一定成立 |
④ |
取该溶液少量试管F中,加入加入稀盐酸,加热 |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
猜想可能成立 |
⑤ |
在④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
猜想(3)成立 |
写出亚硫酸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得出结论】要鉴别一种离子的存在,必须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不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10陕西22).(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l分,共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CaO;猜想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Ca(OH)2;猜想四: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
(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3支试管中。请你参与实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
写出方案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成立。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注
意。
(10南京市27).(l1分)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
(1)工业上用天然气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得到的CO和H2的混合气被称为合成气,合成气在工业上可用于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新型燃料,还可用于冶炼某些金属。
(2)某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了合成气的制备,并设计实验验证合成气的还原性。
I.用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得到合成气.根据(1)中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合成气中CO和H2的质量比为 ▲。
Ⅱ.用合成气还原足量氧化铜.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设计买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通人一段时间合成气。
③分别称量装置D、E的质量。
④缓缓通入合成气,加热装置C,使其充分反应。
⑤停止加热,继续通入合成气至恢复到室温。
⑥再次分别称量装置D、E的质量。
[完善实验设计]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装置E后还应添加一个酒精灯,并在实验步骤▲(填实验步骤的序号)中点燃(点燃前应对气体验纯)。
[进行实验]该小组的同学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实验现象和数据:
①装置C中出现▲色物质。
②称量数据如右表所示。
[现象分析和数据处理]
①甲同学根据装置C中的现象,认为是合成气中的CO和H2还原了CuO。.
②乙同学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推测除了CO和H2以外,制得的合成气中可能还有未反应的CH4,且CH4也还原了CuO。试通过计算说明他的推测依据。 ▲
③丙同学提出,实验步骤⑤中通入的气体会带走装置E中的部分水蒸气,使实验产生误差。你认为该误差对乙同学的推测结果是否有影响?▲(选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拓展探究]该小组同学对于CH4是否真的能够还原氧化铜提出了质疑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甲烷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氧化铜,生成CO2和H2O;
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设计:该小组同学拟用纯净的甲烷气体和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①上图装置F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
②上图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
[实验反思]除了可能是CH4也还原了CuO外,出现上表数据关系还可能是因为▲(写出一个原因,并说明理由)。 ▲
(10宁夏20).据中广网2010年5月3日报道:中卫市孟家湾路段一辆汽车满载的浓硫酸发生严重泄漏。浓硫酸沿公路流淌,并向路基两边蔓延。消防官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用沙土封堵,控制浓硫酸进一步蔓延,同时设法封堵泄漏点,并对路面上的浓硫酸进行稀释和清除。
看到这则新闻,学校的化学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关于浓硫酸腐蚀性及事故处理的研讨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积极探究,并将活动记录补充完整。
(一)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浓硫酸、小木条、玻璃片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
(二)对浓硫酸泄漏事故处理的讨论
(1)小明同学认为,如果仅用水稀释,并不能消除事故所造成的污染。因为从溶液的角度看,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没变,仅仅是变小了。
小敏同学受到启发,制订了如下方案:
采取措施 |
依据原理 |
效果评价 |
反应类型 |
向硫酸所流经范围抛撒大量氢氧化钠小颗粒 |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
将硫酸转化为无害物质,可消除污染 |
【思维拓展】写出小敏所依据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小聪同学认为,小敏同学的方案虽然有效,但有一个缺陷:如果用量把握不准又可能引发新的污染,因为。
(2)请你参照小敏的设计方案,结合小聪的看法,也设计一个方案。
采取措施 |
依据原理 |
效果评价 |
将硫酸转化为无害物质,可消除污染 |
||
(10长春中考20.)如图,在实验台上放置两瓶气体,集气瓶A盛有CO2、O2、H2中的一种,集气瓶B盛有这三种气体中的另一种。小刚和小强想对瓶中气体进行探究。
(1)他们由放置方法判断, A瓶中的气体是;
(2)小刚和小强分别设计如下探究方案,都能确定B瓶气体是余下两种气体中的哪一种。
①小刚的方案: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B瓶中,观察现象。
按小刚方案实验时,若木条复燃,则B瓶中的气体是;
②小强的方案:将一种碱溶液倒入B瓶中,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发生明显变化。
小强所选的碱溶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