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Δt1、Δ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x,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应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在不增加其他仪器的情况下,如何判定调节是否到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取M=0.4kg,改变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合适的一个是( )
A.m1=5 g B.m2=15 g
C.m3=40 g D.m4=400 g
(3)在此实验中,需要测得每一个牵引力对应的加速度,其中求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Δt1、Δt2、D、x表示).
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并测出路端电压U和电流I的多组数据,做出U-I图象,从U-I图象中可求出电池的电动势E =__________V, 内电阻r =__________Ω。
某同学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在竖直放置的光滑的塑料米尺上套一个磁性滑块m,滑块可沿米尺自由下落。在米尺上还安装了一个连接了内阻很大数字电压表的多匝线框A,线框平面在水平面内,滑块可穿过线框,如图所示。把滑块从米尺的0刻度线处释放,记下线框所在的刻度h和滑块穿过线框时的电压U. 改变h,调整线框的位置,多做几次实验,记录各次的h,U.
(1)如果采用图象法对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论证,用图线 (选填"U-h"或“U2-h”)更容易得出结论。
(2)影响本实验精确程度的因素主要是______(至少列举一点)。
有以下可供选用的器材及导线若干,要求尽可能精确地测量出待测电流表的满偏电流。
A.待测电流表A0:满偏电流约为700~800μA、内阻约100Ω,已知表盘刻度均匀、总格数为N
B.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0.1Ω
C.电压表V:量程3V、内阻3kΩ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200Ω
E.电源E:电动势约3V、内阻约1.5Ω
F.开关S一只
(1) 根据你的测量需要,在B(电流表A)和C(电压表V)中应选择;(只需填写序号即可)
(2) 在虚线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3) 实验测出多组数据,其中一组数据中待测电流表A0的指针偏转了n格,由此可算出满偏电流IAmax = ,式中除N、n外,其他字母符号代表的物理量是
。
(1)某同学用图示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用同一根橡皮筋,每次从不同位置释放小车,可以得到不同的弹力做的功 |
B.实验时,橡皮筋每次拉伸的长度不必保持一致 |
C.将放小车的长木板倾斜的目的是让小车松手后运动得更快些 |
D.要使橡皮筋对小车做不同的功可以通过改变系在小车上的橡皮筋根数来达到 |
(2)下列4条纸带哪一条是该同学在实验中正确操作得到的纸带______________;
(3)若打点计时器所连接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根据所选纸带可知橡皮筋恢复原长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__m/s。
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E约为1.5V,内电阻r小于1.0Ω)
B.电流表A1(0~3 mA,内阻Rg1=10Ω)
C.电流表A2(0~0.6 A,内阻Rg2= 0.5Ω)
D.滑动变阻器R1(0~2.5Ω1A)
E.滑动变阻器R2(0~20Ω1A)
F.定值电阻R0(500Ω)
G.开关和导线若干
(1)甲图为测定待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的电流表应选____;与定值电阻Ro串联的电流表应选.(填写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2)根据(1)中的合理的实验电路并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I1-I2图线(I1为电流表A1的示数,I2为电流表A2的示数),请在图乙坐标系中作出I1—I2,的定性图线,则图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____.(用题中所给的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若将图线的纵坐标改为,横轴仍为I2,则图线与纵坐标轴的交点的物理含义即为电动势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