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利用单摆验证小球平抛运动规律,设计方案如图(a)所示,在悬点O正下方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的电热丝P,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MN为水平木板,已知悬线长为L,悬点到木板的距离OO/=h(h>L)。

⑴电热丝P必须放在悬点正下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⑵将小球向左拉起后自由释放,最后小球落到木板上的C点,O/C=s,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________。
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改变释放小球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q,小球落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s将随之改变,经多次实验,以s2为纵坐标、cosq为横坐标,得到如图(b)所示图像。则当q=60°时,s为________m;若悬线长L=1.0 m,悬点到木板间的距离OO/为________m。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块玻璃砖用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是镀银的(光线不能通过表面)。
现要测定此玻璃的析射率。给定的器材还有:白纸、铅笔、大头针4枚(P1、P2、 P3
P4)、带有刻度的直角三角板、量角器。实验时,先将玻璃砖放到白纸上,使上述两个
相互平行的表面与纸面垂直。在纸上画出直线aa’表示镀银的玻璃表面,bb’表示另
一表面,如图所示。然后,在白纸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位置如图)。用P1
P2的连线表示入射光线。

⑴为了测量折射率,大头针P3、P4应插在( )
A、玻璃砖aa’一侧 B、玻璃砖bb’一侧 C、玻璃砖aa’、 bb’两侧各插一枚
⑵试在题图中标出P3、P4的位置。然后,移去玻璃砖与大头针。试在题图中通过作图
的方法标出光线从空气到玻璃中的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并写出主要作图步骤:
⑶写出θ1、θ2表示的折射率公式为n=

某同学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

⑴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d,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用米尺测量出悬线长度l
某次测量摆球直径时游标卡尺示数部分如图所示,则摆球直径为d=cm
⑵在小钢球某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并将这次通过平衡位置时记为0,数出以后
小钢球通过平衡位置的次数为n,用停表记下所用的时间为t请根据他的计数方法写
出单摆周期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
⑶用上面的测量数据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在示波器的使用中
⑴在没有输入电压的情况下,若将光屏上的亮斑由A图变为B图应调节,在X增益一定且不为零的情况下,要使B图中的亮斑变成水平亮线应
⑵在“Y输入”和“地”间加直流电压,观察亮斑的移动,若X增益不为零,扫描范围旋扭应置于

在利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如果纸带上前面几点比较密集,不够清晰,可舍去前面的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取一段打点较为清晰的纸带,同样可以验证;如衅10所示,取O点为起始点,各点的间距已量出并标在纸带上,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若重物的质量为

(1)打A点时,重物下落速度为=,重物动能=
(2)打F点时,重物下落速度为=,重物动能=
(3)打点计时器自打下A点开始到打出F点,重物重力抛能的减少量为,动能的增加量为
(4)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从打点计时器打出A点到打出F点的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是

某同学对实验室的一个多用电表中的电池进行更换时发现,里面除了一节1.5 V的干电池外,还有一个方形的电池(层叠电池).为了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室中提供有下列器材:
A.电流表G(滿偏电流10 mA,内阻为10 Ω)
B.电流表A(0 ~ 0.6 A ~ 3 A,内阻未知)
C.滑动变阻器R0(0 ~ 100 Ω,1 A)
D.定值电阻R(阻值990 Ω)
E.开关与导线若干

(1)该同学根据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请你按照电路图在乙图上完成实物连线.
(2)丙图为该同学根据上述设计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 - I2图线(I1为电流表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则由图线可以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 =   V,内阻r =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