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一代被称为“80后”。他们经历了市场经济、全球化、互联网进程的洗礼,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呈现出鲜明的消费特征:
追求时尚、个性——标榜“我就喜欢”,崇尚“我有我风格,我的地盘我做主”,喜欢追随时尚、新鲜、前沿的消费潮流。
追求享受和品牌——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讲究排场,相互攀比。
倾向超前消费——敢于“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许多人虽然经济能力不强,但敢于贷款买车、买房。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80后”的消费特征所体现的消费心理。
怎样认识“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种消费行为?
针对“80后”的消费现象,如果让你就“做理性的消费者”写一份倡议书,请列出提纲要点。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哪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2004年起,连续七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党中央、国务院年年出台新政策,农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成效不断扩大,农业连年增产,农民连年增收,农村形势持续向请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说明党中央、国务院支农惠农政策的正确性。
(2)请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说明党中央、国务院支农惠农政策的正确性。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已发生巨大变化。粮食生产因种植面积减少过多,总产量下降,已从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变成粮食调入区;蚕桑生产已经消失,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塘鱼饲料或蔬菜、水果、花卉、甘蔗不断减少,最大蔗糖基地已让位给雷州半岛和广西。但塘鱼、蔬菜、瘦肉型猪、家禽、优质水果、花卉等高产值农业发展迅速。产品不但可以充分满足本地消费,并大量出口港澳,运销内地。
(3)简述珠江三角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2009年,中俄两国建交6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是能源和资源大国,近几年因石油和矿产品价格上涨而得益。俄罗斯拥有世界天然气储量的45%,石油储量的13%,煤炭储量的23%。丰富的自然资源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它重振经济的后盾。
材料二: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图

(1)说出俄罗斯能源资源特点,并简述其丰富的能源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2)19世纪60年代初俄国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试对这一事件进行评价。
中国和俄罗斯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继2006和2007年两国互办“国家年”后,2009和2010年双方又举办了“语言年”,中俄两国互派留学生、举行联合夏令营、学术研讨会、展览等多项交流活动。
(3)清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以及在文化交流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11月,中国商务部整合四个行业协会在美国有限电视新闻频道投放了关于“中国制造”的广告,该广告以“中国制造,世界合作”为主题,在社会引起热议。
跑步者在晨光中风驰而过,他的跑鞋是糅合了美国科技的“中国制造”;模特身上华丽的服饰,是由李国设计师设计的“中国制造”;翱翔在蓝天白云间穿梭的大型客机,更是全球合作下的“中国制造”……在这则广告中,每次出现“MADE IN CHINA”,下面都会通过“WITH”连着一组英文词汇,比如运动鞋“MADE IN CHINA”,但是“WITH AMERI—CAN SPORTS TECHNOLOGY(运用美国运动科技)”;时尚的外国青年拿着MP3“MADE IN CHINA”,但是“WITH SOFTWARE FROM SILICON VALLEY(软件来自硅谷)”……
(1)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广告主题说明了什么?
(2)广告中学现的法国设计、硅谷技术等字样,也提示我们“中国制造”,还需提升。请你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提升“中国制造”出谋划策。
在一些西方主流媒体展现“中国制造”的风采,这是中国发挥“巧实力”的一次尝试。“巧实力”是借助智慧和技巧,运用各种手段,有效地展示和扩大自身力量(硬实力)及影响(软买力)的能力。“巧实力”注重的首先是整合。这不仅仅是一种叠加,更是“1+1>2”的效应。其次是协同,在不同的领域里协调运用自己的力量,而不仅仅把实力局限在一个领域中。三是灵活,在运用自己的实力方面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能够让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自己,减轻发展中的阻力和障碍。
(3)请你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巧实力”的内涵。
国外媒体普遍认为这则广告是“商务部购买广告时段投放国际主流媒体”,针对这一看法,中国商务广告协会负责人说,广告并非商务部投放,而是在商务部的支持和指导下,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轻工工艺进出口商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等四家商会联合制作完成。
(4)请你结合《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评价商务部这一做法。
(5)试运用《经济学常识》所学的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分析“中国制造”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

根据以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H市2006~2009年投资率和消费率变化情况》表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投资率
42.9%
44.8%
46.9%
40.4%
消费率
51.6%
50.2%
48.6%
45.7%

注:①投资率指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内总投资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消费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最终消费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②据专家推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高于投资。(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可新增GDPl06.12亿元,而投资每增加100亿元只新增GDPl00.02亿元。)
材料二:《H市2006~2009年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情况》表

年份
生产总值
增幅%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
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实际增幅%
农村占全社会消费
品零售额的比重%
2006
11.8
7.7
5.O
38.1
2007
11.6
8.2
5.9
36.8
2008
13.4
10.4
8.3
35.4
2009
15.2
10.1
7.3
33.8

材料三: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2010年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
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联系?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党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