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短时间反应时(对简章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试期间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 。
(2)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 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3)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需经过的神经中枢位于 。
(4)动物实验显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由此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兴奋在 处的传输。
(5)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都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
必须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 ,从而干扰测试结果。
燕麦颖色有黑色、黄色和白色三种颜色,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B、b和Y、y表示,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假设每株植物产生的后代数量一样,每粒种子都能萌发。为研究燕麦颖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下图)。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燕麦颖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2)图中F2黑颖植株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黑颖,这样的个体在F2黑颖燕麦中中的比例为__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3)现有两包黄颖燕麦种子,由于标签遗失无法确定其基因型,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这两包黄颖燕麦的基因型。有已知基因型的黑颖(BBYY)燕麦种子可供选用。
①实验步骤: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预测:
a.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bbYY;
b.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bbYy。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图甲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两者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图中实线表示实际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速率。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⑤过程(仅考虑有氧条件)中能使ADP含量减少的过程是________(写序号),②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过程④可发生在植物细胞的________中。
(2)分析图乙可知,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都受温度的影响,其中与________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有关酶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
(3)若昼夜不停地光照,图乙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约是________;若温度保持在25 ℃的条件下,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该植物__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若该植物在密闭环境中,温度为40 ℃时,体内最可能积累________。
某生态系统主要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如下图甲,而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实际大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的食物网中H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是_______ __。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该有 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若某季节物种A看到物种B的数量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
(2)假设物种A从B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60%。则A增加10 kg,至少需要B____kg。若外来生物入侵该生态系统,则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 锐减。
(3)从图乙中可知, 物种的种内斗争最剧烈,1.2.3三个物种的环境容纳量不同是因为 (从营养结构或能量流动角度分析)
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部分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婴儿出生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母体子宫内温度,其下丘脑可分泌 激素通过作用于垂体促进腺体 A 的分泌活动,腺体 A 表示的器官是 。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 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 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
(3)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中的血糖调节中枢产生兴奋,使 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上升,此过程属于 调节。
(4)Ⅱ型糖尿病由胰岛 B 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 细胞的抗体和效应 T 细胞。 据此推测:Ⅱ型糖尿病是由 决定的.针对胰岛 B细胞的一种 病;胰岛 B 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 (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导致的。
(5)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会产生战栗,并感觉刺骨的寒意,形成此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 ______。
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在水稻的全生育期中,稻瘟病危害水稻的生长发育,导致减产,稻瘟病引起水稻病症主要有褐色病斑型和白点病斑型,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水稻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实验结果:
播种方式 试验编号 |
植株密度(X106株/公顷) |
褐色病斑型发病程度 |
白点病斑型发病程度 |
单位面积 产量 |
||
A品种 |
B品种 |
|||||
1 |
单播 |
6 |
0 |
- |
+++ |
+ |
2 |
单播 |
3 |
0 |
- |
++ |
++ |
3 |
混播 |
3 |
3 |
+ |
+ |
+++ |
4 |
单播 |
0 |
6 |
+++ |
- |
+ |
5 |
单播 |
0 |
3 |
++ |
- |
++ |
注:“+”的数目表示发病程度或产量高低,“-”表示未染病
据表回答:
(1)抗白点病斑型的水稻品种是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设计1.2两组实验,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3.4三组相比,第3组产量最高,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稻抗褐色病斑性状由基因D/d控制,抗白点病斑性状由基因E/e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株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实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患病植株比例,结果如下表。
据表推测,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