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冷冻麻醉 | B.一氧化碳——作燃料 |
C.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 D.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
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错误的是()
![]() |
![]() |
![]() |
|
||
A.在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
B.t℃时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
C.等质量的Mg粉和Fe粉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
D.盐酸溶液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 |
B.将98%的浓H2SO4稀释成49%的稀H2SO4,加入水的质量与浓硫酸质量一定相等 |
C.NaOH和MgO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40%,则混合物中NaOH和MgO的质量比为任意值 |
D.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5g水,析出a g晶体;再蒸发5g水,又析出b g 晶体,a与b一定相等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CO |
CO2 |
通过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
B |
KCl溶液 |
CuSO4 |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
C |
Cu |
Fe |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
D |
CaO |
CaCO3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
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C.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 |
D.将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30℃降到10℃时,甲析 |
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乙析出晶体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