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选段,回答问题。
义 田 记
钱公辅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其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既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以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观文正之义,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族之人瓢囊为沟中饥者,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必有史官书之者,予无可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
注释:范文正公,即范仲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主:主持、管理 |
B.仕而居官者罢其给罢:停止 |
C.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敝:损坏 |
D.是皆公之罪人也是:这些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范仲淹“美德”的一组是
①平生好施与 ②嫁娶婚葬,皆有赡
③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 ④公既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⑤予尝爱晏子好仁 ⑥公之忠义满朝廷
A.①③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⑥ | D.②④⑤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述了范仲淹乐善好施、救济族中穷人的事迹,他年轻的时候就有这个志向,直到做大官后才得以实现。 |
B.范仲淹去世时,没有钱财装殓,子女也没有钱财为他举办像样的丧事,但他把救济贫寒、养活亲族的道义,留给了子女。 |
C.范仲淹认为办“义田”的举措比晏子的行为更接近孟子的要求,并且他的做法要更高明、更有远见。 |
D.作者在极力赞颂范仲淹义举的同时,也斥责了那些身居高位、享受厚禄却只顾自己的达官贵人。 |
把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2)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
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荆湖平,募民营田,又为屯田,岁省漕运之半。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比行百里始奋迅 比 :等到 |
B.褫鞍甲而不息不汗 息:休息 |
C.课将士注坡跳壕 课:督促 |
D.世忠以书来谂 谂:告知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学射于周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B.马踬,怒而鞭之 枪榆枋而止 |
C.敌未灭,何以家为 大王来何操 |
D.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的字里行间中渗透着对岳飞人品的赞誉。开头在简述其家世之后,说岳飞不仅好学有气节,还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如对教过他的老师周同终生不忘。 |
B.岳飞天生力量大。十几岁时,岳飞就能拉开三百斤的大弓和八石重的硬弩, |
C.岳飞从严治军,包括严格训练、严肃纪律,士兵只要夺取老百姓的一根麻绳绑草料,就立刻斩首。 |
D.在与宋高宗的问答中,岳飞侃侃而谈,通过马的饮食与行走,两相对比,说明“负重致远”之才,必须具备若干要素,即使是良马,太过讲究“精洁”,也会招致灭亡。 |
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4 分)
(2)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3 分)
(3)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跋之,尤桧所恶也。(3 分)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19分)
柳庆字更兴。幼聪敏有气量。博涉群书,不为章句,好饮酒 ,闲于占对。年十三,因暴书 ,父僧习试令于杂赋集中取赋一篇千余言,诵之,庆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记室,寻以本官领雍州别驾。广陵王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盗牛,庆捕得实, 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 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乃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言毕,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
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寄人居止 。每欲出,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谓主人所窃。郡县询问,主人自诬服。庆疑之,乃召贾人曰:“ 卿钥恒置何处?”对曰:“ 恒自带之。” 庆曰 :“颇与人同宿乎?”曰:“ 无。”“与同饮乎?”“日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 ,醉而昼寝。” 庆曰 :“沙门乃真盗耳。” 即遣捕沙门 ,乃怀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金。
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多书,多榜官门,曰 :“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 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 庆乃复施免罪之牒。 居二日 ,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牒下。因此尽获党羽。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 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其乎!”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 正确的一项是()
A.好饮酒, 闲于占对 闲 空闲 |
B.卿钥恒置何处 恒 长久 |
C.昔于公断狱无私 狱 监狱 |
D.辟高门以待封 辟 开 |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或有告其盗牛秦王恐其破璧 乃辞谢 |
B.缄闭不异而并失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C.庆疑之乃召贾人曰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 |
D.郡县按察 莫知贼所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庆十三岁时 ,父亲柳僧习让他从杂赋集中抽出一篇文章 ,长达一千多字 ,柳庆读了三遍 ,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
B.广陵王元欣的外甥孟氏横行霸道,偷盗人家的牛,还口出狂言,广陵王也派人为他辩解开脱,柳庆当众宣布了孟氏的罪状,当即下令将他打死。 |
C.一个商人在京城金子被窃,柳庆经过了解 ,断定盗贼是一个与商人两次一同喝酒的和尚,后来抓到了畏罪潜逃的和尚 追回全部金子。 |
D.柳庆用“ 攻心法” 让抢劫胡家的盗贼自己写匿名信,提出先自首者可免罪的要求,并假装表示同意,终于捕获了广陵王家奴,将其党羽一网打尽。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2)
(1)若加以桎梏 ,后独何以脱之?
译文:
(2)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文耕,字心田,云南昆阳人。家贫,事亲孝,服膺宋儒之学。嘉庆七年进士,以知县发山东,假归养母。母丧,服阕,补邹平。到官四阅月,不得行其志,引疾去。以官累,不得归。十九年,大吏闻其干略,起复补原官。
在邹平五年,治尚教化。民妇陈诉其子忤逆,文耕引咎自责,其子叩头流血,母感动请释,卒改行。听讼无株累,久之,讼者日稀。善捕盗,养捕役,使足自赡,无豢贼,数亲巡,穷诘窝顿①。尝曰:“治盗必真心卫民,身虽不能及者,精神及之,声名及之。”终任,盗风屏息。课诸生,亲为指授,勉以为己之学,民呼李教官,又呼为李青天。调冠县,迁胶州,浚云、墨二河。道光二年,擢济宁直隶州,未之任。巡抚琦善特荐之,宣宗夙知其名,即擢泰安知府。
调沂州,立属吏程课,谓:“官不勤则事废,民受其害。教化本于身,能对百姓,后然可以教百姓。”属吏皆化之。沂郡产檞树,劝民兴蚕,建义仓备荒,捕盗如为令时。寻擢兖沂曹道。司河事,修防必躬亲。属厅请浚淤沙,需银五万,往视之,曰:“无庸!春涨,即刷去矣。”果如其言。
五年,迁浙江盐运使,未几,调山东。时盐业疲累,充商者多无籍游民。文耕知其弊,请分别征缓,以纾商力。责富商领运,不得因引滞贱价私卖,课渐裕。七年,擢湖北按察使,复调山东。严治胥役,诈赃犯辄置重典。断狱宽平,责属吏清滞狱,数月,积牍一空。谓:“山东民气粗而性直,易犯法,亦易为善,故教化不可不先。”
居三岁,调贵州。州县瘠苦希更调不事事适权布政使请以殿最②为调剂俾久任专责成。凿桐梓葫芦口,以息水患。黔产绸,无绵布,设局教之纺织。贫民艰生计,重利而薄伦常,撰文劝导,曰家喻户晓篇。十三年,休致归。
文耕平生以崇正学、挽浇风为己任,在山东久,民感之尤深,殁祀名宦。
(《清史稿·李文耕传》
注:①窝顿:盗匪多的地方。②殿最:古代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殿”指政绩差,“最”指政绩好。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终任,盗风屏息终:终于 |
B.浚云、墨二河浚:疏通 |
C.服膺宋儒之学膺:胸 |
D.课渐裕课:赋税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民受其害尔其无忘告乃翁 |
B.以官累,不得归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C.勉以为己之学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
D.重利而薄伦常吾尝终日而思矣 |
四、(27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贫民艰生计,重利而薄伦常,撰文劝导,曰家喻户晓篇。
道光二年,擢济宁直隶州,未之任(4)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5处)
州县瘠苦希更调不事事适权布政使请以殿最②为调剂俾久任专责成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划8处)(4分)
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日巧伪不如拙诚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厌倦,所以治人也。(刘向《说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夫人得免。由是显名,州召为从事。时郡内士人龚录、姚铀位二千石,当世有声名,皆与嶷友善。建兴五年,丞相亮北住汉中,广汉绵竹山贼张慕等钞盗军资,劫掠吏民,嶷以都尉将兵讨之。嶷度其鸟散,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斩慕等五十馀级,渠帅悉殄。寻其馀类,旬日清泰。后得疾病困笃,家素贫匮,广汉太守蜀郡何祗,名为通厚,嶷宿与疏阔,乃自舆诣祗,托以治疾。祗倾财医疗,数年除愈。其党道信义皆此类也。拜为牙门将,属马忠,北讨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蛮夷,辄有筹画战克之功。
初,越隽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上县,去郡八百馀里,其郡徒有名而已。时论欲复旧郡,除嶷为越隽太守,嶷将所领往之郡,诱以恩信,蛮夷皆服,颇来降附。北徼捉马最骁劲,不承节度,嶷乃往讨,生缚其帅魏狼,又解纵告喻,使招怀馀类。表拜狼为邑侯,种落三千馀户皆安土供职。诸种闻之,多渐降服,嶷以功赐爵关内侯。
苏祁邑君冬逢、逢弟隗渠等,已降复反。嶷诉逢。逢妻,旄牛王女,嶷以计原之。而渠逃入西徼。渠刚猛捷悍,为诸种深所畏惮,遗所亲二人诈降嶷,实取消息。嶷觉之,许以重赏,使为反问,二人遂合谋杀渠。渠死,诸种皆安。又斯都耆帅李求承,昔手杀龚禄,嶷求募捕得,数其宿恶而诛之。
在郡十五年,帮域安穆。屡乞求还,乃征诣成都。民夷恋慕,扶毂泣涕,过旄牛邑,邑君襁负来迎,及追寻增至蜀郡界,其督相率随嶷朝贡者百馀人。嶷至,拜荡寇将军,慷慨壮烈,士人成多贵之,然放荡少礼,人亦以此讥焉,是岁延熙十七年也。魏狄道长李简密书请降,卫将军姜维率嶷等因简之资以出陇西。既到敬道,简悉率城中吏民出迎军。军前与魏将徐质交锋,嶷临陈陨身,然其所杀伤亦过倍。既亡,封长子瑛西乡侯,次子护雄袭爵。南土越隽民夷闻嶷死,无不悲泣,为嶷立庙,四时水旱辄祀之。
(节选自《三国志·张嶷传》)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捐:抛弃 |
B.山贼张慕等钞盗军资,劫掠吏民钞:掠夺 |
C.逢妻,旄牛壬女,嶷以计原之原:考查 |
D.嶷求募捕得,为其宿恶而诛之募:征召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渠刚猛捷悍,为诸种深所畏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
B.然放荡少礼,人亦以此讥焉犹且从师而问焉 |
C.卫将军姜维率嶷等因简之资以出陇西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D.屡乞求还,乃征诣成都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嶷度其鸟散,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4分)
(2)除嶷为越寓太守,嶷将所领往之郡,诱以恩信,蛮夷皆服,颇来降附。(4分)简要概括第Ⅰ卷文言文中传主张嶷的形象特征。(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