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便利条件;黏重的土壤则使人们开垦困难 |
B.农业大发展时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 |
C.稠密的水网,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广,但由于水稻单产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
D.多水而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 |
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有助于安徽省( )
A.完善交通网络B.做强能源产业
C.改善环境质量D.增加就业岗位
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丝路班列( )
A.运输时效高B.单次运量大C.单位运价低D.绕行路程远
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O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能源结构B.人口密度C.资源条件D.出行方式
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
B.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
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
D.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