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 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O2+HbCO,37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K=![]() |
B.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 |
C.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 |
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 |
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下列先后顺序中符合史实的是( )
①道尔顿提出的原子论②卢瑟福的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③波尔提出的原子力学模型④汤姆生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
A.①②④③ | B.①④②③ | C.②①④③ | D.①③②④ |
下列反应肯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 | B.分解反应 | C.置换反应 | D.复分解反应 |
关于氯化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
B.两者的分散质微粒均能透过半透膜和滤纸 |
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
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单质 |
氧化物 |
酸 |
碱 |
盐 |
|
A |
HD |
水 |
硫酸 |
烧碱 |
胆矾 |
B |
氯水 |
NO2 |
盐酸 |
石灰水 |
水银 |
C |
碘酒 |
一氧化碳 |
硝酸 |
NH3·H2O |
食盐 |
D |
H2 |
Fe3O4 |
HNO3 |
纯碱 |
小苏打 |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 B.检查气密性 | C.稀释浓硫酸 | D.取用固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