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
请简单描述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玉阶怨(李白)吴声子夜歌(薛奇童)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1)从内容上看,这两首诗属于什么类型的诗?这两首诗的一、二句所选意象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共3 分)
答:
(2)著名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提到《吴声子夜歌》时说:“此诗与李太白‘却下水晶宫,玲珑望秋月’词异而意同。”这里所说的“同”,应是两首诗都写了,表达了人物之情;“异”可理解为:李诗写隔帘望秋月,人月相怜,愈望愈感到孤寂,也就愈增加怨思;而薛诗写,,。(共4分)
答:

桃花溪
张旭①
隐隐飞桥②隔野烟,石矾③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④在清溪何处边?
【注】①张旭:唐朝苏州吴人,擅草书,嗜酒,每每大醉,便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颇有遗世之风,世号张颠。②飞桥:高桥。③石矾:河流中露出的石堆。④洞: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1)诗中“隐隐飞桥隔野烟”中的“隔”字用得很好,试作赏析。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送春
万俟咏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①。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②。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注】①流霞:酒的泛称。②赊:疏阔意。
⑴联系全词分析,上片第一句中的“喜”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⑵黄昇《花阉词选》录该词题作“送春,意味着这首词的主旨是写送春情怀。”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①,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1)这首诗歌的颔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请你就颔联某一方面的艺术特点做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诗中的“紫艳半开篱菊静”一句,寄托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并请简要列举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红梅
苏轼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1)有人说“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三句是本词的“词眼”,为什么?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5分)
(2)本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5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