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中和时,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分别用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及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 |
所用试剂 |
现象及结论 |
A |
铁粉 |
有气泡产生,则稀盐酸过量 |
B |
pH试纸 |
测得pH﹥7,则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
C |
酚酞溶液 |
溶液为无色,一定恰好中和 |
D |
少量硫酸铜溶液 |
没有蓝色沉淀,不一定恰好中和 |
下表所给出的各组概念中,不符合右图所示从属关系的是
X |
Y |
Z |
|
A |
饱和溶液 |
溶液 |
混合物 |
B |
氧化物 |
化合物 |
纯净物 |
C |
中和反应 |
复分解反应 |
化学反应 |
D |
稀有气体元素 |
金属元素 |
元素 |
用右图所示密闭装置进行实验,使固体与液体接触,能够观察到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物质是
A.硝酸铵和水 | B.铁粉和稀硫酸 |
C.碳酸钠和稀硫酸 | D.氯化钠和水 |
利用试剂:Zn、Cu、H2SO4溶液、ZnSO4溶液和CuSO4溶液,探究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所给的试剂只能设计出一种实验方案 |
B.在ZnSO4溶液中加入Cu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
C.根据Zn和Cu的硬度即能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 |
D.将两种金属同时浸入任一溶液均可达到实验目的 |
甲、乙、丙、丁分别是CO、O2、Fe2O3、CO2中的一种。已知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可以反应,丙和乙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一氧化碳 | B.乙一定是氧气 |
C.丙一定是氧化铁 | D.丁一定是二氧化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