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原创题)甲图表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乙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结合两图回答问题

甲图                                 乙图
(1)核膜由     层磷脂分子组成,主要成分还有          ,同其它生物膜相同的功能特性是           性,代谢旺盛的细胞,核膜上的             数目多,它们的作用
                                      。从乙图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     部决定并需要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些功能与结构        (填数字)有关,结构②的         性很强,其作用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5分)阅读下面的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体外受精技术是继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之后,家畜繁殖领域的第三次革命。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一系列高新生物技术的发展,如DNA图谱的构建、细胞核移植、转基因技术、胚胎干细胞的建立和克隆动物的研究,推动了体外受精技术向前发展。
哺乳动物体外受精研究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早在1878年,澳大利亚科学家斯科克(Schek)就用兔进行过实验,此后皮克斯(Pincus)等科学家曾对家兔和小鼠进行过体外受精。随着体外受精方法的不断完善,已先后对30多种哺乳动物体外受精并相继获得成功,其中移植获得的试管后代家畜有牛、山羊、猪、绵羊等。近年来,研究者在改良培养液、培养条件,提高胚胎体外生产效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尽量模拟体内受精和发育环境,提高胚胎体外生产效率;通过在培养体系中添加化学物质以图更好地了解整个受精过程中的生理机制。但体外胚胎生产技术的累积效率却很低,即使胚胎培养在体内也只有5%-10%的成功率。
(1)体外受精技术操作的对象是()

A.生殖细胞 B.受精卵 C.早期胚胎细胞 D.A,B,C都是

(2)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 ,基本原理是
(3)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主要包括 等几个步骤。试管牛是_____________ (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产物。克隆羊“多利”是_____________(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产物。
(4)为使动物排出更多的卵子可用_________________处理,然后从输卵管中冲取卵子。收集精子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_等。
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____________处理,通常采用的体外获能方法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法两种。

以下是制作果酒和果醋的流程示意图。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
(2)在酿酒和酿醋的过程中都要涉及到各种微生物,在上述两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生物分别是,在结构上主要区别是
(3)制作果酒时,为保证发酵罐中有较多的菌体,必须先,达到一定数量后,则应控制的培养条件是,此时发酵作用的反应式是
制果醋的反应式是:

(4)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
排气口的作用:________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
出料口的作用:
(5)若发现此过程中装置内温度有所上升,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缘故。
(6)当果酒制作好之后,如果利用此装置继续制作果醋,为保证效果,应向发酵液中

下图一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二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下表为测得A植物的相关数据。请分析回答:

温度(0C)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1)据图一,A和B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
(2)图一中的a点表示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4)图二中e点与d点相比较,e点的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填“高”、“低”或“基本一致”)。若在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光照强度由e变为d,则C3含量瞬间变化是________(填“减少”、“增多”或“不变”)
(5)若一天中的光照与黑暗时间长度相同,则在_________℃温度下,植物一天内积累有机物最多。
(6)某实验小组用小球藻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

他们将一定量的小球藻浸入适宜培养液的试管中,以白炽台灯作为光源。移动台灯改变光源
与试管的距离;CO2 浓度分别设置为0.05%和0.03%,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1、曲线2(见右图)。请
分析回答:
①比较C、D两点的光合作用速率,可见限制D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限制E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②F点的含义是。若用缺镁培养液培养小球藻,其他条件不变,F点应向移。
③该小组又做了探究小球藻最适生长温度的预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光照下释放O2(mg/h)
9.67
14.67
19.67
21.67
19.33

请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进一步的探究实验:
材料用具:小球藻若干、大试管若干、含CO2缓冲液的培养液、水浴锅(控制温度)、量筒等.
该实验应控制好的两个主要无关变量是:
A.相同的光照时间和距离;B.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5支试管编号。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将等量的小球藻加入5支试管中。
第五步:光照6h后测定O2释放量。

人们已经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细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1)实验课题:
(2)实验目的:体验用化学试剂检测细胞膜中蛋白质的方法和过程。
(3)实验原理:
(4)实验材料:细胞膜样液、蒸馏水、洁净试管、滴管、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等。
(5)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洁净的试管两支,
第二步:向甲试管中滴加 ,向乙试管中滴加
第三步:向甲、乙两试管中各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后,再各滴加4滴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6)实验现象:甲试管中液体呈紫色,乙试管中液体
(7)实验结论: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下列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字母或数字)

(1)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________
(2)细胞的识别与⑥中的[ ]________有关,结构⑥的基本骨架是[ ]________。观察活细胞中的②常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
(3)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_______(填标号)。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__(填标号)中。
(4)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写出35S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____ _。(用“→”和序号标示)
(5)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由核中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的生物膜层数为_____层。
(6)若某人某细胞发生了衰老现象,则⑦的体积会________;若某人某细胞的原癌基因和________发生突变,则该细胞会变为癌细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