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甑皮岩”古人类从事的生产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采集野果 | B.狩猎捕鱼 |
C.缝制衣服 | D.钻木取火 |
8g氢气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克?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 |
![]() |
![]() |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B.电解一定量的水 |
C.石灰石与足量稀盐酸反应 |
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
钠(Na)为银白色固体,具有金属光泽,可以用刀较容易地切开。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在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质地较软
B.金属钠常保存在水中
C.金属钠具有金属光泽描述的是它的物理性质
D.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 Na + 3CO2C + 2Na2CO3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
B.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
C.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
D.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析出晶体最多的物质是a |
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钙粉末:加适量水 |
B.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铁丝代替红磷 |
C.除去CO2中少量的CO: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中 |
D.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烧杯罩住一支燃着的蜡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