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晴朗的夜空,北极星周围各星体的运动状况是
A.静止不动 |
B.部分有位移 |
C.绕北极星做顺时针方向转动 |
D.绕北极星做逆时针方向转动 |
右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发展规划图,根据辖区内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情况,将其划分为:甲—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圈、乙—先进制造业产业圈、丙—都市生活圈。据图完成问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通最便捷的是甲区 |
B.最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是乙区 |
C.河流水质最好的是丙区 |
D.建港口最好选择 ② 河口 |
甲区规划为限制开发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其主要原因是
A.区内亚热带植被覆盖条件好 |
B.区内旅游开发趋于饱和 |
C.防止区域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
D.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
读某两地经济联系示意图,完成问题。如图所示,从甲地向乙地发生了
A.产业转移 | B.资源调配 | C.信息传递 | D.产业升级 |
图中 L 产业最有可能是
A.原料导向性工业 |
B.市场导向性工业 |
C.技术导向性工业 |
D.劳动力导向性工业 |
假如甲、乙均为我国的两地,则
A.甲位于东部沿海、乙位于西部内陆 | B.甲位于东部沿海、乙位于中部地区 |
C.甲位于西部内陆、乙位于东部沿海 | D.甲位于中部地区、乙位于西部内陆 |
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一)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二)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据此完成问题。图(一)中 ①、②、③ 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A.向斜、背斜和断层 |
B.断层、向斜和背斜 |
C.背斜、向斜和断层 |
D.背斜、断层和向斜 |
与图(二)相对应的剖面图是
A.a图 | B.b图 |
C.c图 | D.d图 |
读我国某地区的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问 题。图示地区七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主要是受
A.海洋、地形的影响 | 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影响 |
C.太阳辐射、地形的影响 | D.太阳辐射、海洋的影响 |
按一般规律分析,图示区域内气温最低值可能为
A.24℃ | B.25℃ | C.26℃ | D.27℃ |
图示区域内,比较重要的矿产资源是
A.煤炭 | B.铁矿石 | C.石油 | D.有色金属矿 |
下表是四地一年昼长最大差值(R)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H)资料,据此完成问题。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 ③ ④ ② | B.③ ② ① ④ |
C.④ ③ ① ② | D.② ④ ① ③ |
④ 地的最短昼长为
A.8小时21分 | B.9小时9分 |
C.10小时42分 | D.11小时22分 |
当国际标准时间为 10 时 24 分时,① 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则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42°26′N,156°E | B.23°26′N,24°E |
C.20°S,24°E | D.46°34′S,156°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