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该表完成问题。
方案实施前 |
方案实施后 |
丘陵为主,土壤贫瘠 |
修建大坝,引水入乡,丘陵变岛屿 |
粮食种植为主 |
淡水养殖及加工为主 |
砍伐林木严重,水土流失 |
周边山区及岛屿草木繁茂 |
文化生活贫乏 |
“渔村一日”的旅游项目十分火爆 |
外出打工者众多 |
七家乡镇企业提供了众多就业机会 |
人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 |
人均年收入超过2000元 |
该乡现有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A.淡水养殖业 | B.林业 | C.旅游业 | D.食品加工业 |
该乡在方案实施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说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必须
A.进行农业综合治理,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
B.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
C.切实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
下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小题。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A.2019年,2066年 | B.2066年,2019年 |
C.2001年,2019年 | D.2001年,2066年 |
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A.数量 | B.职业构成 |
C.性别构成 | D.年龄构成 |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回答小题。等值线在③处明显向北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地形 | C.海陆位置 | D.洋流 |
①、②、③、④四地中,年太阳辐射量最强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黄河中游局部地区图及该地区土壤侵蚀研究统计图,回答小题。 该区域
A.自然带差异由热量决定 | B.属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 |
C.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 D.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 |
据图分析
A.人口密度越高,侵蚀强度越大 | B.侵蚀强度仅与人口、植被有关 |
C.侵蚀严重促使该区调整农业结构 | D.生态恶化使区内人口大规模外迁 |
读某河流水文站平均流量过程线补给类型分割图,完成小题。若该河流位于我国,最有可能是
A.东北地区 | B.西北地区 | C.东南地区 | D.华北地区 |
补给类型a、b、c、d分别是
A.季节性积雪融水浅层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 |
B.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雨水 |
C.雨水冰川融水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
D.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浅层地下水 |
读“东北区域略图”及五地相关气候资料表,完成小题。
① |
年均温 |
-3.6℃ |
年降水量 |
355mm |
|
② |
年均温 |
4.9℃ |
年降水量 |
881mm |
|
③ |
年均温 |
6.8℃ |
年降水量 |
361mm |
|
④ |
年均温 |
-0.4℃ |
年降水量 |
630mm |
|
⑤ |
年均温 |
3.6℃ |
年降水量 |
523mm |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Ⅰ--① | B.Ⅱ--② | C.Ⅲ--③ | D.Ⅳ--④ |
表中②、③两地降水差异明显,与其成因无关的是
A.纬度 | B.地形 | C.海陆位置 | D.季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