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2009年7月27日报道:20多年前,珠三角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的产业转移,奠定了今日辉煌的基础。20多年后,珠三角面向内地的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据此回答问题。新一轮转移的产业绝大部分属于
A.劳动力密集型 | B.技术密集型 | C.资源密集型 | D.动力指向型 |
新一轮转移的结果是
A.转移了工业污染,减轻了就业压力 |
B.增加了生产成本 |
C.使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D.既为转入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 |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
A. | 土地资源 | B. | 水资源 | C. | 生物资源 | D. | 太阳能资源 |
2.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 地形 | B. | 气候 | C. | 公路交通枢纽 | D. | 港口 |
3.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 | 位置适中 | B. | 资源丰富 | C. | 气候宜人 | D. | 经济中心 |
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位于乙地的()
A. | 东北方向 | B. | 西北方向 | C. | 东南方向 | D. | 西南方向 |
2.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 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 |
B. | 澳大利亚东南部容易发森林火灾 |
C. | 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 |
D. | 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
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 | 热带雨林 | B. | 热带草原 |
C.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D.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 | 海拔高 | B. | 种源丰富 | C. | 火山灰深厚 | D. | 光照充足 |
3.K岛处于()
A. |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
B. |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
C.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
D.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
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
A. | 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
B. | 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 |
C. | 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
D. | 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 |
2.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 | 市场广阔 | B. | 劳动力价格低 | C. | 交通运输方便 | D. | 原材料丰富 |
3.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A. | 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
B. | 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 |
C. | 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 |
D. | 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
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图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
A. |
泰山(36°N,117°E旭日东升 |
B. |
东京(36°N,141°E夕阳西斜 |
C. |
纽约(41°N,74°W)烈日当空 |
D. |
开普敦(34°S,18°E夜色深沉 |
2.次日泰山站()
A. | 日出正南 | B. | 太阳高度变大 |
C. | 白昼变短 | D. | 极昼即将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