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及变化示意图(其中①表示1980年产业结构,②表示2006年产业结构),完成问题。1980年该区域的产业结构特点是
A.第三产业比重最小 |
B.第一产业比重最小 |
C.第三产业比重达到60% |
D.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
与1980年相比,2006年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化特点是
A.农业发展速度高于工业和服务业 | B.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
C.第三产业发展的最快 | D.工业发展缓慢 |
按照区域的发展阶段划分,2006年该区域处于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 B.工业化阶段 |
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 D.初期阶段 |
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部分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题。甲、乙两幅图中的农业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大牧场放牧业 | D.混合农业 |
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 B.热量充足,城市众多 |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 D.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
下列关于乳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畜业的产品主要是各种肉类和禽蛋 |
B.乳畜业的农场既种植牧草,也种植饲料,故不轮转放牧 |
C.乳畜业是密集农业,日常挤奶工作无法使用机械 |
D.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大重要因素 |
20世纪70年代前,天然甲鱼很多且价格便宜,但无人愿吃。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其营养价值的认识加深,甲鱼的价格飞涨,江汉平原就有很多人开始人工养殖甲鱼。然而,自然生长的甲鱼要7年才能成熟上市,饲养者便在冬季采用温室饲养甲鱼,使其三年便可上市。此后,甲鱼的价格大幅下跌,于是有的人又转向观赏龟的饲养。请根据资料,回答下面题。从以上可见,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产量的是( )
A.气候 | B.政策 | C.地形 | D.市场 |
甲鱼只养三年就能上市,这是因为人们改造了( )
A.光热条件 | B.土壤条件 | C.交通条件 | D.政策 |
下图是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事安排表,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①雨热同期
②生产规模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A.①④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② |
“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体系。读图完成题。图信息显示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
A.2级 | B.3级 | C.4级 | D.5级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 B.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
C.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等级低 | D.宁波市比德清县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