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广东省图”,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9分)
材料1:1998~2004年广东工业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表。
构成比例 行业名称 |
增加值构成(%) |
||
1998年 |
2001年 |
2004年 |
|
新兴产业:电子、电气、机械、石化 |
35.4 |
40.1 |
41.1 |
传统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材 |
23.8 |
20.6 |
15.24 |
潜力产业:森工造纸、医药、汽车 |
2.0 |
4.6 |
6.65 |
材料2: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主要输入地区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和出口基地。粤西形成了6.7万公顷早熟荔枝、3.3万公顷香蕉、2万公顷菠萝、10万公顷蔗糖、10万公顷北运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也有几万公顷之多。粤北则大规模种植烟草、杂粮、药材等。
(1)阅读材料1,描述广东省三大类支柱产业增加值构成变化的特点。
(2)阅读材料2,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广东省目前种植业生产发生了哪些变化?
(3)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20世纪8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4)简述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势高差大,地貌形态奇特,盆地(坝子)面积小,水热及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民族多、分布广。
材料一 2005年云贵高原地区人均GDP为6.619元(全国为15033元/人)。
材料二 G省地处云贵高原,图和下表反映了G省人口密度分布及相关情况。右图、下表中的相关系数大于(或小于)零,则表明地理要素之间为正(或负)相关关系,其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显著。
表C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和土地开垦率的相关系数表
坡度范围 |
<13° |
13°~17° |
17°~21° |
>21° |
地形坡度 |
-0.17 |
-0.73 |
-0.66 |
-0.24 |
土地开垦率 |
0.54 |
0.76 |
0.78 |
0.44 |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根据上图,在___________m之间的地域,人口密度与海拔增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在图中所示的5个海拔区间中,与人口密度负相关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__m的区间。
(2)根据上表可知,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呈显著负相关的两个坡度范围是_______和_______;在这两个坡度区间内,水土流夫最为严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土地开垦过度 B、环境(植被)遭受破坏 C、降水丰富
D、修建梯田 E、地表崎岖
(3)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果建设同等级的高速公路,单位里程造价最低的地区是_____(填写正确项字母)。
A、云贵高原 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山东丘陵
(4)分析云贵高原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阅读下表和图6和图7,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 |
1月 |
7月 |
年降水量 |
珀斯 |
7 |
193 |
889 |
悉尼 |
104 |
84 |
1 205 |
城市降水状况(单位:mm)
(1)澳大利亚大陆7月最高气压与1月最低气压的差值最大接近________百帕。
(2)图中M点在7月份时主要的风向为_____________,并简述其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风向、地形、洋流等因素,对比分析1月、7月表中两城市降水差异的原因。
(4)新西兰的库克海峡与澳大利亚的巴斯海峡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前者的风浪远大于后者,这是为什么?
西南部分区域图8
(1)简析图示区域多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原因。
(2)用实例评价图示A区域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读锋面天气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B地是________(冷锋或暖锋天气)。
(2)图中A与 B两地中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锋面推进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锋面________小时后到达A城市上空,A城市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
(4)下图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的曲线是()
(5)下图表示气旋过境的曲线是()
读大气水平运动各种力的示意图。
(1)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力;②表示的是________力;③表示的是________力。
(2)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北或南)半球的________(近地面或高空)的风。
(3)________是使大气运动的直接动力,________是使风向产生偏转的力,使风减弱的力是________。(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