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8年,史书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问题:上述现象中“黑气”指的是
A.黑子 | B.耀斑 | C.太阳风 | D.日饵 |
上述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A.光球层 | B.色球层 |
C.日冕层 | D.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
“黑气”活动的周期为
A.23.5小时 | B.11年 | C.一个回归年 | D.一个恒星年 |
下图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据此回答1~2题。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省均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 B.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 |
C.甲、乙两省以河流为界 | D.丙、丁两省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
对在甲、乙两省旅行常见地貌景观叙述正确的是
A.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B.地表崎岖,谷深坡陡
C沟壑纵横,支离破碎D.平原为主,丘陵间杂
下图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
由08时到20时,图中()
A. | 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 | B. | 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
C. | 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 D. | 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
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1.该地区地表温度的()
A. | 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
B. | 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
C. | 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
D. | 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响郊区 |
2.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
A. | 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 | B. | 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 |
C. | 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 | D. | 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
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下题。
1.乍得湖流域()
A. | 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 B. | 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
C. | 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 D. | 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 | 流域面积缩小 | B. | 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
C. | 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 D. | 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
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A. | ①和② | B. | ②和③ | C. | ③和④ | D. | ④和⑤ |
2.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 | 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
B. | 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
C. |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
D. | 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