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

(1)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甲     ;乙    ;丙      ;
①直立生长  ②向右生长  ③向左生长  ④不生长,也不弯曲
(2)通过以上实验可知:
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向光弯曲的部位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A、B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两个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回答:

(1上图表示_____(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模式图。
(2)A图为细胞有丝分裂________期,细胞内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
(3)B图为有丝分裂__△______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DNA=___△ _____。

右图是一个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此时期继续发展,将在赤道板位置出现 ,此结构逐渐扩展形成,最终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2)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染色单条。

如图A、B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两个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回答:

(1上图表示_____(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模式图。
(2)A图为细胞有丝分裂________期,细胞内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
(3)B图为有丝分裂__△______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DNA=___△ _____。

研究表明,在果蝇中,性别不仅由性染色体决定,还与X染色体的条数有关,只有两个X染色体才能产生足够的雌性化信号,从而使胚胎朝雌性方向发展。
(1)白眼雌果蝇(XbXb)和红眼雄果蝇(XBY)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表现型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量的观察发现,白眼雌果蝇(XbXb)和红眼雄果蝇(XBY)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中,2000-3000只子代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同样在2000-3000只子代白眼雄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红眼雄果蝇。
①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此果蝇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在2000-3000个细胞中,有一次发生了差错,因而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种异常卵细胞,它们与正常精子结合受精后发育成例外的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例外的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②为验证上述解释,有人提出如下实验思路,请根据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取例外果蝇的体细胞制作有丝分裂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找出处于中期的细胞,观察_______________的数目和类型。
预期实验结果:
在白眼雌果蝇的装片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红眼雄果蝇的装片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参考答案:

Ⅰ.图示铜污染对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上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图a和b中虚线右侧曲线表示它们在含铜浓度分别为10ug/L及30ug/L的培养液中数量变化情况,虚线左侧曲线表示它们在无铜的适宜培养液中的数量变化情况。

(1)图a显示的结果表明,第21天与第5天相比,甲与乙的____________地位发生了改变。
(2)比较a、b两图,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科学家曾对一个由植物、田鼠和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流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GP和NP
GP=55.6×102
NP=1.3×102
GP=176×103
NP=6×103
GP=59.3×106
NP=49.5×106
NP/GP
0.02
0.03
0.85
R
54.3×102
170×103
8.8×106
未利用
——
62.8%
99.7%

(1)Ⅱ所代表的动物是________,其呼吸产生的能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