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一种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生物膜结构,以及在它们上发生的生化反应。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欠妥当的一项是
A.①具有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的功能,②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如果A中的02被B利用,至少要穿过4层生物膜
C.B中的[H]全是丙酮酸分解为C02时产生的
D.A、B两种膜除发生上述反应外,都能生成ATP
人体细胞因某种原因改变了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列,下列受到影响的细胞结构是
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核糖体④中心体⑤高尔基体⑥内质网⑦液泡⑧叶绿体⑨溶酶体
| A.①②⑤⑥⑦⑧⑨ | B.①②⑤⑥⑨ | C.①②③④⑤⑥ | D.③④⑤⑥⑨ |
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⑤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⑥产生CO2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⑦有H2O生成一定不是无氧呼吸
| A.②③⑥ | B.⑤⑥⑦ | C.①④⑤⑦ | D.全部不对 |
将同一植物的细胞分别放在0.3mol的蔗糖溶液、0.5mol 的甘油溶液和清水中,测得细胞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a、b、c依次代表:
| A.蔗糖溶液、甘油溶液、清水 | B.甘油溶液、蔗糖溶液、清水 |
| C.清水、蔗糖溶液、甘油溶液 | D.清水、甘油溶液、蔗糖溶液 |
用酶解法去除植物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然后在含14C标记的葡萄糖培养液中培养3小时后,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该植物细胞内含有14C最多的结构可能是
| A.核糖体 | B.高尔基体 | C.内质网 | D.细胞核 |
下列情形与右图中坐标曲线走势相符的是
| A.酶的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 |
| B.人体肌细胞中ATP生成量随氧分压的变化 |
| C.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 |
| D.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细菌数目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