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 B.4和27 | C.8和27 | D.32和81 |
基因D、d和T、t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不同情况下,下列叙述符合因果关系的是 ( )
A. 进行独立遗传的DDTT和ddtt杂交,则F2双显性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B. 后代的表现型数量比为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
C. 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自花传粉后,所结果实的基因型为DdTt
D. 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的配子中有dd的类型,则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右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在图示结构上 ( )
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 |
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
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 |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
如图表示在人体细胞核中进行的某一生命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过程共涉及5种核苷酸 |
B.在不同组织细胞中该过程的产物有差异 |
C.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 |
D.该过程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和ATP的消耗 |
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型。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
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 )
A.雌:雄="1:1" | B.雌:雄="1:2" | C.雌:雄="3:1" | D.雌:雄=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