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
| B.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 |
| C.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
| D.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
现有生石灰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13.4g,向固体中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固体恰好完全消失且所得溶液为中性。请你计算反应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 A.2.2g | B.3.3g | C.4.4g | D.8.8g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含少量杂质 |
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
| A |
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 B |
氢氧化钠溶液 |
碳酸钠 |
加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
| C |
稀盐酸 |
稀硫酸 |
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
| D |
二氧化锰 |
高锰酸钾 |
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
右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 B.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
| C.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30% |
|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甲溶液质量比乙溶液质量小 |
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
需区分的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 A |
空气和氧气 |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
紫色石蕊试液 |
| B |
软水和硬水 |
通入二氧化碳观察 |
加肥皂水搅拌 |
| C |
黄铜和紫铜 |
观察颜色 |
加入硝酸银溶液 |
| D |
碳铵和磷矿粉 |
观察颜色 |
闻气味 |
对下列事实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 A |
金刚石质地坚硬,而石墨质软 |
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
| B |
干冰不是冰 |
干冰和冰是不同分子构成的 |
| C |
10mL酒精和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等于20mL |
酒精分子间没有间隔 |
| D |
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
碱溶液中都含有金属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