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见图2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 如图,图3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连环画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故事。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
材料三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的早稻、花生高产“卫星”反映了当时我农业生产出现哪一问题?
材料四
安徽省凤阳县 小岗生产队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交售粮食 |
1976年 |
35000斤 |
230斤 |
—— |
1979年 |
132300斤 |
800斤 |
30000斤 |
(4)1976年小岗村人均口粮仅230斤,这与当时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体制有关?
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1979年小岗村粮食产量比1976年大幅度提高的最主要原因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2年中国土地制度和1979年中国土地制度的相同点
阅读下面材料: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代战争史上党领导人民军队谱写的英雄史诗。请回答:
(1)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在长征途中,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什么?
(3)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探究实践题: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全球生产力发艘,加速世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加刷国际竞争,增加国际风险。请你参加以"全球化利与弊"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材料回放】
材料一 20世纪末,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有六万多家,创造了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0%,贸易额的60%,时外投资的90%。
材料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面包屑。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曾说:"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困愈穷。"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刺激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正向全面小康迈进。
【知识回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
【联系实际】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能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问题,请你各列举一例。
【问题探究】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为什么会"穷国愈穷"?
(4)中国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不足。结合中国的经验和教训,请你谈谈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改变"穷国愈穷"的局面。
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材料二"洋务运动不过剪断了一些树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根据相应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社会变革"是近代史上哪一场重大改革?
(2)洋务运动采取哪些措施"剪断了一些树叶"?辛亥革命"将这棵大树砍断"是指什么?
(3)从政治角度分析,材料一中所说的"社会变革"与中国的辛亥革命有什么不同?(从两个方面比较不同点即可)。
图表题:
2012年是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四十周年,某校同学拟举办一次"中国外交风云"图片展,下面是其中选出的三幅图片和图片展解说词,请你将解说词填写完整。
图一:1954年,中国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共同倡导,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图二:1955年,中国代表团团长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图三: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签署,中美两国结束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2012年2月我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时说,此次访问是为推进相互尊重、互利互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并表示中国领导人能够从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长远需要出发,使中美关系不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
回顾中外交往的历史,品味习副主席的讲话,探究下列问题:
(1)我国古代对外交流频繁。请问:汉朝对外贸易往来的主要通道是什么?列举一位唐朝时期为中外友好往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2)明朝郑和下西洋与西方开辟新航路相比,目的有何不同?明朝中后期,我国外交出现外国势力侵入的新形势,试举一例说明。
(3)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条约中哪一内容最能体现这一特征?
(4)请列举一个20世纪40年代中美合作的事例。依据材料回答,建立良好中美关系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