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地理学习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天气变化,测得当地2011年11月3日——6日同一时刻气温垂直分布数据(单位:ºC),据此回答问题。
| 日期 |
1m |
20m |
40m |
60m |
80m |
| 11月3日 |
21.0 |
20.9 |
20.8 |
20.6 |
20.2 |
| 11月4日 |
21.1 |
21.0 |
20.8 |
20.5 |
20.4 |
| 11月5日 |
9.8 |
9.6 |
9.3 |
9.2 |
9.0 |
| 11月6日 |
9.2 |
9.6 |
9.4 |
9.2 |
9.0 |
该地这几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
| A.11月3日,天气晴暖,气压较高 |
| B.11月4日,气温高,气流上升,可能为阴雨天气 |
| C.11月5日,该地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
| D.11月6日,天气晴暖,空气湿润 |
最不利于晨练的早晨是 ( )
| A.11月3日 | B.11月4日 | C.11月5日 | D.11月6日 |
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最有利于某工厂68米高的烟囱灰尘扩散的是 ( )
| A.11月3日 | B.11月4日 | C.11月5日 | D.11月6日 |
人口迁移率是某地一定时期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读我国省际人口迁出率、迁入率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人口迁移的变化特点是
| A.省际人口迁移呈减弱的趋势 |
| B.省际人口平均迁移率呈扩大趋势 |
| C.上海市人口的迁出和迁入率均高于北京市 |
| D.我国人口由西向东的迁移模式发生逆向变化 |
大量农民工在迁入地落户定居导致
| A.城市环境问题得以改善 | B.迁出地环境人口容量减小 |
| C.迁入地城市化水平提高 | D.全国人口密度的东西差异缩小 |
下图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
| A.热带草原 | B.常绿硬叶林 |
| C.落叶阔叶林 | D.高山苔原 |
导致图中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 C.地形地势 | D.人类活动 |
就读于我国某大学的李同学,于某日日出时刻早晨7:30(地方时)走进学校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据此,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李同学最有可能走进的大门是
| A.甲 | B.乙 |
| C.丙 | D.丁 |
该日可能为
| A.1月20日 | B.3月20日 |
| C.5月20日 | D.7月20日 |
下图为世界某特大城市20世纪下半叶工厂数量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城市布局合理,由图可判断,符合该城市的风频

由该城市工厂数量变化得出
| A.工厂的布局变化是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反映 |
| B.工厂的布局变化是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
| C.工厂的数量变化导致了逆城市化现象 |
| D.工厂的数量变化有利于减轻了城市的环境压力 |
下图为我国某能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资源最可能是
| A.煤炭 | B.风能 |
| C.太阳能 | D.石油 |
图中M、N两地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 B.地形 |
| C.海陆位置 | D.大气环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