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该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问题。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A.获取卫星云图 | B.查询地理数据 | C.选择考察路线 | 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
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A.10小时 | B.11小时 | C.13小时 | D.14小时 |
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 )
A.城市的人口规模 | B.城市的用地规模 |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 D.特大城市的数量 |
与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形成无关的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B.海陆位置 |
C.地形、地势 | D.人类活动 |
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
B.影响荒漠化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
C.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已得到了遏制 |
D.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无关 |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 |
“第五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于2008年11月在广州举行,其主题为“城市森林·生态文明”。据此回答问题。提出这一主题除了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外,还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下列属于城市森林带来的社会效益的是
A.提供农林牧副产品 | B.为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 |
C.减少空气污染、降低温室效应 | D.净化饮用水资源、提高生物多样性 |
为实现“城市森林·生态文明”的目标,下列城市森林发展措施合理的是
A.要多移植大树、古树进城 | B.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树种 |
C.要多引种欧美等国家的优良树种 | D.为了体现美观,树种要整齐划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