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中,磁感应强度(用字母B表示,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应强度B越大,磁场越强;磁感线形象、直观描述磁场,磁感线越密,磁场越强。
(1)图为某磁极附近磁感线的方向和分布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磁极为 极,若在1处放置一个小磁针,当小磁针静止时,其指向应是图中的 。
(2)如果电阻的大小随磁场的强弱变化而变化,则这种电阻叫磁敏电阻。某磁敏电阻R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的增大而 。图线没有过坐标
原点,是因为 。
(3)利用该磁敏电阻的R-B特性曲线可以测量图19磁场中各处的磁感应强度。
① 将该磁敏电阻R放置在磁场中的位置1处。吴力设计了一个可以测量该磁敏电阻R的电路,所提供的实验器材如图所示,其中磁敏电阻所处的磁场未画出。请你将该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② 正确接线后,测得的数据如上表所示。该磁敏电阻的测量值为 Ω。
③ 根据该磁敏电阻的R-B特性曲线可知,1处的磁感应强度为 T。
④ 在实验过程中,仅将磁敏电阻从1处移至2处,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电流表的示数 ,电压表的示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滑雪
当滑雪者从雪山顶峰风驰电掣般下滑时,你是否想到为什么白雪轻飘飘、软绵绵的,却可以承托高速奔驰的滑雪者呢?
白雪内右很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踏着滑雪板的人把重都压在滑雪板上时,雪内的空气就会被逼出;因此,滑雪板不是与雪地直接接触,而是在一层气垫上滑行。这层气垫不但对滑雪板施加一个向上的托力,并且减小了雪地与滑雪板之间的摩擦。然而,这层气垫只能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如果滑雪者在雪地上停留超过一秒,就会沉下去。
(1)滑雪者从雪山顶峰向下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减小。
(2)滑雪板可以轻易在雪地上滑行,是由于:。
(3)若滑雪板的长1.5m、宽12cm,滑雪者的速度最小为1.5m/s,他才能不会在雪地上下沉。
(4)若滑雪者与滑雪板总重为720N,当其站立再水平雪地上时,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强为2000Pa。
湛江市正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推开窗门,满目清翠,走出家门,街道宽敞整洁,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小明家住市中心,他担心奶奶寂寞,想奶奶与他同住,但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愿住,这激发了小明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暑假的某一天,他请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到选定地点,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测试点的气温,如表。
地点 |
麻章城镇居民区 |
赤坎商业区 |
寸金桥公园 |
廉江城镇居民区 |
龙海天海滨 |
遂溪农村 |
霞山市中心 |
吉兆湾海滨 |
徐闻农村 |
雷州西湖公园 |
气温(℃) |
36.1 |
37.2 |
34 |
35.5 |
32.8 |
33.5 |
37 |
32.5 |
34.2 |
34.5 |
(1)气温最低的区域是海滨;解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水的比热容大;
(2)质量为10kg的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高了5℃,水吸收的热量是2.1×105J,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
(3)请你为湛江市“创模”献计献策,提出两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
①多植树;②建造人工湖
在“探究灯泡的电功率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甲:电功率跟电流有关,电流越高,电功率越大。
乙:电功率跟电压有关,电压越大,电功率越大。
实验次数 |
所用灯泡 |
电流表读数 |
灯泡亮度 |
1 |
灯泡1 |
0.1A |
很暗 |
2 |
灯泡2 |
0.2A |
较暗 |
3 |
灯泡3 |
0.3A |
较亮 |
4 |
灯泡4 |
0.4A |
很亮 |
(1)小明同学就猜想甲进行了如下探究:A.按照如图连好电路;B.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分别记下电流表的读数和灯泡的亮度。
实验结果如下:
C.小明由此得出:电功率跟电流有关,电流越高,电功率越大。
请你对小明的实验过程进行评估,他的实验有什么不合理之处?应如何改进?
不合理之处:。
改进方法:。
(2)现有如下器材:不同规格的灯泡2个、电源1个、开关1个、电压表2只、导线若干,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电路来验证猜想乙,并把电路图画在方框内。
(3)探究出电功率跟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后,爱动脑筋的
小明猜想:“电功率跟电阻之间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于是,他向老师借了一些定值电阻和其它相关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一、表二。
表一:
R/Ω |
5 |
10 |
15 |
20 |
30 |
I/A |
0.2 |
0.2 |
0.2 |
0.2 |
0.2 |
U/v |
1 |
2 |
3 |
4 |
6 |
P/w |
0.2 |
0.4 |
0.6 |
0.8 |
1.2 |
表二:
R/Ω |
5 |
10 |
15 |
20 |
30 |
I/A |
1.2 |
0.6 |
0.4 |
0.3 |
0.2 |
U/v |
6 |
6 |
6 |
6 |
6 |
P/w |
7.2 |
3.6 |
2.4 |
1.8 |
1.2 |
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电功率跟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是:
a.。
根据表二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电功率跟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是:
b.。
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4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
材料 |
长度(cm) |
横截面积(mm2) |
|
A |
铜 |
60 |
0.76 |
|
B |
铜 |
60 |
1.02 |
|
C |
铜 |
100 |
0.76 |
|
D |
尼龙 |
100 |
||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