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4 g金属镁所含电子数目为0.2 NA | B.16 g CH4所含原子数目为NA |
C.17 g NH3 所含质子数目为10 NA | D.18 g水所含原子数目为NA |
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 |
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 |
C.铵盐的水溶性大是实验室中用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原因 |
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 |
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Na+、Ba2+、Cl-、SO![]() |
B.Na+、Ba2+、AlO![]() ![]() |
C.NH![]() ![]() |
D.Na+、K+、NO![]() ![]() |
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1.5 mol。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的pH=1,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 |
B.气体A中SO2与H2的体积之比为4∶1 |
C.反应中共消耗97.5 g Zn |
D.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 |
下列物质均具有漂白作用,其中一种与另外三种的漂白原理不同的是( )
A.HClO |
B.H2O2 |
C.SO2 |
D.O3 |
下列装置中间的试管收集浓硝酸和铜反应所生成的气体,最终可使收到的气体中空气的含量最少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