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Sn(s,白)+2HCl(aq)="=" SnCl2(aq)+H2(g) ΔH1
②Sn(s,灰)+2HCl(aq)="=" SnCl2(aq)+H2(g) ΔH2
③Sn(s,灰) Sn(s,白) ΔH3 =" +2.1"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1>ΔH2 |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
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
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2c(Na+) + c(CH3COOH) = c(CH3COO-) +2c(OH-) |
B.Ksp(AgCl)>Ksp(AgI)由此可以判断AgCl(S) + I- = AgI(S) + Cl-能够发生 |
C.氯水中:c(Cl-)>c(H+)>c(OH-)>c(ClO-) |
D.中和浓度与体积均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不相等 |
已知某温度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该温度下向20 mL 0.1 mol/L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Na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点表示溶液中c(CH3COO-)约为10-3 mol/L |
B.b点表示的溶液中c(Na+)>c(CH3COO-) |
C.c点表示CH3COOH和NaOH恰好反应完全 |
D.d点表示的溶液中![]() |
下列各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且使溶液显碱性的是
A.CH3COOH+OH-= CH3COO-+H2O |
B.H2O+H2O ![]() |
C.NH4+ + H2O ![]() |
D.PO43-+H2O ![]() |
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A2(g) +B2(g),不能确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2n molAB |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2,同时生成2n molAB |
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
D.容器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
对于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降低温度产生的影响为
A.v正 增大,v逆减小 | B.v正减小,v逆增大 |
C.v正和v逆同程度的减小 | D.v正和v逆不同等程度的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