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我国各地连发的高级别旱灾,全国近43%的小麦产区(主要为冬小麦区)受旱,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读图回答问题。

在本次旱灾中,华北地区损失最大,原因是该地区       (     )
①是全国唯一的重旱区  ②受灾面积大  
③人口与城市密集      ④ 正值春小麦生长的关键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造成本次旱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低
B.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高
C.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高
D.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低

造成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     )
①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        ②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圈层中
③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的商品粮主要来自于()

A.江淮地区 B.四川盆地 C.东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

A.地形条件 B.光热条件 C.土壤条件 D.市场条件

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下图为世界某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方位雷达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中心流通人口较多
B.城市中心金融机构较多
C.城市中心环境质量较差
D.城市中心商品流通量较大

若图中有高级住宅区分布,则它可能分布在该城的()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B点之后曲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 (  )

A.资源减少 B.政策改变 C.劳动力增加 D.科技进步

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