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至9月23日期间,正午时物体有影子,且影子始终朝南的地区是
A.南北回归线之间 | B.赤道至南极圈之间 |
C.赤道至北极圈之间 | D.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 |
某校地理研究小组对某峡谷地区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区内的土地资源分布进行分层处理。得出下表数据。据表分析回答:
年份 |
降雨量 (mm) |
地表覆盖 |
|||
非林地 |
人工林地 |
||||
径流量 (m3/s) |
土壤侵蚀量 (t/km2·a) |
径流量 (m3/s) |
土壤侵蚀量 (t/km2·a) |
||
2006 |
475.4 |
4.5 |
160.5 |
1.0 |
0.2 |
2007 |
611.4 |
9.9 |
264.6 |
1.9 |
6.6 |
2008 |
815.9 |
10.1 |
272.6 |
2.4 |
0.5 |
2009 |
884.8 |
11.1 |
299.2 |
2.8 |
4.9 |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是:
A.相同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非林地 |
B.相同降雨量,非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人工林地 |
C.降雨量增加1倍时,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1倍 |
D.降雨量增加1倍时,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1倍以上 |
图为“GPS手持机界面图”,图示时间为北京时间。读图回答:此时,持有GPS手持机者所在地形区为:
A.江汉平原 | B.鄱阳湖平原 | C.华北平原 | D.两广丘陵 |
如果此日全球昼夜平分,那么此地离日落还约有:
A.56分钟 | B.1小时 | C.1小时17分钟 | D.1小时12分钟 |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成功实施五年以后,国家又制定了《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读图回答:
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
A.RS技术 | B.GPS技术 | C.GIS技术 | D.实地考察 |
以下各地区与优势农产品相一致的是:
A.成都平原—苹果、油菜、柑橘 |
B.南疆地区—棉花、水稻、大豆 |
C.渭河平原—小麦、玉米、柑橘 |
D.海南岛—天然橡胶、甘蔗、出口水产品 |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①自然条件好②生产规模小③产业化基础好④劳动力数量大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