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表l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表1 我国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地名 |
年降水量 (mm) |
春季降水量 (%) |
夏季降水量 (%) |
秋季降水量 (%) |
冬季降水量 (%) |
广州 |
1680.5 |
30.8 |
44.3 |
17.7 |
7.2 |
南昌 |
1598.0 |
43.6 |
31.2 |
12.8 |
12.4 |
郑州 |
635.9 |
19.9 |
53.2 |
22.3 |
4.6 |
五台山 |
913.3 |
13.5 |
62.3 |
21.1 |
3.1 |
成都 |
976.0 |
16.5 |
62.9 |
18.3 |
2.3 |
乌鲁木齐 |
194.6 |
34.2 |
33.1 |
24.0 |
8.7 |
(1)表中资料显示,我国
A.各地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B.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C.东部季风区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D.华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2)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 ,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3)表中,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 ,原因是:
(4)分析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年降水量的原因。(2分)
(7分)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OB为本初子午线,非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此时北京当地时间是。
此时美国底特律(42.4°N,83°W)的区时为时。
此时地球上以经线和经线为界,分属两个不同日期。
此时E地日出时刻为时,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_度。
若一架飞机以每小时飞越7.5度经度的速度从C地沿着赤道向东飞,则在飞机上的人观察到的昼夜更替周期为小时。
(13分)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写出图中各数字所表示的地形部位:
①;②;③;④。
图中陡崖顶部绝对高度(单位:米)的范围是()
A.40≤H<120 B.200≤H<240C.80≤H<60 D.160≤H<240
图中两山顶之间的距离约为米。
为保护环境,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图中F、G两处相比,优先退耕还林的是处。
若要在A、B、C、D四地中选择宿营地选址,最为合理的是地;若要在E、F、G三地中选择修建疗养院,最为合理的是地。
G、H、I三地中,可能观看到B地的是地,B地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人们计划从E地到A地修建一条公路,设计有甲、乙两条线路,最为合理的是线路,理由是
(16分)图为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点的地理位置为_____________;B点的对跖点的地理位置为。
图中A、B、C、D、E五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位于南半球的是。
某人从D地出发,依次向西、向南、向东、向北各走20 km,最终回到出发地的。
一架飞机沿最短航线从D地飞往E地,最合理的航向为。
若DE之间图上距离为33.3厘米,则这幅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_;若将上图放大三倍,则新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_。
A点位于B点的方向;B点位于D点的方向。
如果一架飞机于当地地方时12:00从B地出发向北飞行,3小时后到达C地,飞机飞行距离约为
km;若另一架飞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从E地开始沿纬线向D地飞行,则该飞机全程飞行需要小时,到达D地时,D地的地方时为时。
读“世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读图,回答:
(1)写出地震波名称: CD
(2)在古登堡界面B处,两波波速的变化特点分别是:
C波:D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