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1、t3两时刻对应的纵坐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1、t3两时刻速度相同 |
| B.t2时刻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
| C.t1、t3两时刻加速度等值反向 |
| D.若t2=2t1则可以求出物体的初速度为8 m/s |
如图所示,一质量M=3kg的长方形木板序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m="l" kg的小术块A现以地面为参照系,给A和B以大小均为4.0 m/s,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月并没有滑离B板,站在地面的观察者看到在一段时间内小木块A正在做加速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的某时刻木板B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 A.2.4 m/s |
| B.2.8 m/s |
| C.3.0m/s |
| D.1.8m/s |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相距2.0m的两个质元的振动图象分别为图示中的实线和虚线,已知该波的波长
> 2.0m,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上质元振动的振幅为4.0cm |
| B.该波上质元振动的周期为0.25s |
| C.该波的波长一定为8.0m |
| D.该波的波速可能为2/3m/s |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若“嫦娥二号”沿圆形轨道绕月球飞行的半径为R,国际空间站沿圆形轨道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4R,地球质量足月球质量的81倍,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
| A.国际空间站的加速度比“嫦娥二号”大 |
| B.国际空间站的速度比“嫦娥二号”小 |
| C.国际空间站的周期比“嫦娥二号”长 |
| D.国际空间站的角速度比“嫦娥二号”小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 |
| B.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不一定升高 |
| C.凡是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过程都一定能实现 |
| D.常温不一定质量的气体,内能增大,压强一定增大 |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 B.等效替代法 |
| C.控制变量法 | D.建立物理模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