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微观的角度研究化学现象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可从中获得许多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的种类不变
B.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C.化学变化是原子的一种运动形式
D.分子、原子都保持着物质的化学性质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药品的分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垃圾分类,节约资源

B.

单车出行,健康环保

C.

露天烧烤,享受生活

D.

种植花草,美化家园

依据实验目的,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氧气和氮气

分别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放气体的集气瓶中

B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固体

分别与少量熟石灰混合后,研磨、闻气味

C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把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现象

D

除去烧碱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

向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

A

B.

B

C.

C

D.

D

下列物质间能够发生反应,但没有出现明显现象的是(  )

A.

将稀盐酸滴入盛石灰石的试管中

B.

将CO 2通入NaOH溶液中

C.

将碳酸钠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

D.

将稀硫酸滴入NaCl溶液中

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盛有滴入酚酞溶液的蒸馏水,然后向小烧杯B中倒入浓氨水,立即用大烧杯罩住烧杯A和B,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A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说明浓氨水易挥发

B.实验说明分子不断运动

C.烧杯A中溶液变红,说明显碱性

D.烧杯B中溶液的pH逐渐变大

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表所示:

物质

食醋

酱油

食盐水

牙膏

肥皂

pH

2~3

4~5

7

8~9

9~10

夏天我们被蚊虫叮咬后,蚊虫会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一种酸),从而使皮肤肿痛。要减轻痛痒,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

食醋

B.

酱油

C.

肥皂水

D.

食盐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