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岛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在岛上从甲地到乙地修建铁路,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设计一条较合理的线路并在图中画出。
(2)丙地比乙地降水量____(多或少),原因是                              _
(3)岛上A、B两河哪条河流水能更丰富?为什么?
(4)甲、乙两个港口筑港条件较好的是______,理由是                              
(5)根据该岛的自然条件,可以发展哪些经济部门?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南方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资源是大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在内)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交通方便,人口集中,水热充足,土地资源十分珍贵。

材料二:河流、湖泊湿地,食物丰富,常常成为候鸟越冬的栖息地。松花江丰满水电站下游,流经吉林市的65千米江段冬季不冻结,人们在此赛龙舟、赏雾凇,河滩上还聚集着野生赤麻鸭,它们来自西伯利亚,越冬地应是下图所示地区,现在却“选择”了在吉林越冬。

(1)从开发利用角度评价图示地区丘陵山区的土地资源。
(2)指出长江大通水文站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这种变化对长江口地区的影响
(3)结合材料解释赤麻鸭“选择”在这段不冻江的河滩上越冬的原因。

北京时间2014年5月4日上午10时许,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偕夫人乘专机抵达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开启为期8 天的非洲访问之行。这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总理首次访问非洲。根据下图和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埃塞俄比亚地理概况示意图。

材料二:埃塞俄比亚面积11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8千万,人均国民年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埃塞俄比亚国民经济的支柱,是非洲牲畜数量最多的国家,但耕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粮食不能自给。农业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目前正与我国开展农业方面的国际合作。
材料三:埃塞俄比亚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但资源开发程度非常低,工业基础薄弱。埃塞俄比亚长期饱受战乱与国内党派争端之苦。全面改革开放后,是非洲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有投资潜力的国家之一。2007 年,我国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建设以冶金、建材和机电为主的“东方工业园”,2010 年5 月13 日起中国工业企业陆续入园。
(1)李克强总理抵达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时是当地时间5月_____日_____时许
(2)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影响,埃塞俄比亚传统农业以业为主。该地农业耕作方式主要是,其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要求列举两种作物)。按其传统的灌溉方式在山地斜坡进行粮食生产会引起__________问题。
(3)埃塞俄比亚水资源丰富,号称“东非水塔”。在开发水电方面有哪些主要优势条件?
(4)请给埃塞俄比亚政府在吸引投资方面提出宝贵的建议。

随着国家“十二五”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济南的综合竞争力已提升至国家层面。结合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2013年上半年,山东省实现生产总值21880亿元,同比增长11.1%,GDP 增速高出全国1.5%,居全国第三位。济南GDP为2106亿元,成为众多企业投资发展的宝地,济南提出建设东部新城CBD。
材料二:下图为山东济南周边的经济区的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就业弹性是指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反映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的强弱。一般来讲,就业弹性越大,该经济体系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越强;就业弹性越小,该经济体系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越弱。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5
-0.08
0.05
0.02
2006
-0.07
0.05
0.03
2007
-0.06
0.07
0.05
2008
-0.05
0.03
0.09
2009
-0.03
0.05
0.14
2010
-1.44
0.06
0.71

(1)根据材料二,四大经济区域城市群的植被类型主要是?从干湿区带的角度来讲,它们包含了?(4 分)
(2)根据材料三,近几年对劳动力吸引力最大的是第_____产业,劳动力流失最严重的是第_____产业。(4 分)
(3)2005~2010 年期间,济南市三大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有何变化趋势?(6 分)
济南地区春旱严重,限制了其农业的发展,请为其农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 分)
(4)根据材料,试分析济南建设东部新城CBD 的区位优势条件(8 分)

【地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西南某省份为大力种植橡胶,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橡胶林涵水能力很差,为保证橡胶产量,需要扩大间距,控制单位面积植株数。下图为原生态林和橡胶林的水循环示意图。

指出橡胶林涵养水源能力很差的表现,并分析原因。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0分)
材料一珠江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 2009年,云南省发生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连旱。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3月10日全省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8.8%,干旱区土壤处于严重缺墒状况。并已经演变为秋、冬、春、初夏连旱的局面。截至1月30日,云南全省作物受旱面积1755万亩,人、畜因旱饮水困难,城区供水困难,昆明、香格里拉等地近日连续发生山火
(1)据报道,2010年蔗糖、云南特产药材、普洱茶和深圳等地的花市价格上涨。试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
(2)西南地区特大干旱对珠三角地区带来怎样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